柏翠庵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城星街培德巷(旧称典井巷),古称“六禅巷”,属万安里,建筑年代无考。据《宋淳熙三山志》载:“观音堂建于万安里”。据明万历二十一年和四十四年版《福宁州志》分别载:观音堂“建于州西北”和“建于城西”,“按西城既拓,庵址皆在城中矣,今东隅尚称六禅巷,或以此乎”,故疑旧观音堂为今所。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始称为“柏翠庵”。民国初比丘尼若观法师重修。
1952年,在全国农业生产合作化高潮时,明参法师等15名沙弥尼组织并成立“佛教手工业福利生产组”于庵内。1981年住持清沁法师竭力募化,三度扩建,并为县佛教协会第一届会址。1984年3月1日,会长簇山法师首次接待以静慈圆为团长的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空海入唐之道”访华团一行八人,并互赠“赤岸风光”贝雕和“日中友好”锦旗。本邑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黄寿祺书:“一九八四年三月一日以静慈圆为团长的日本空海赴长安之道访华团首访柏翠庵”镌碑立于柏翠庵内。继后,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佛教界友人前后多次莅庵能访。
该庵居于霞浦县城民宅之中,坐北朝南,其主体建筑布局为六扇、二进砖木结构之重檐悬山顶式院落,并列两座,建筑面积1013平方米。西座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东座为齐堂、寮舍、客堂等,殿堂洁净,香火旺盛,庵内有康熙年间造的铜钟一只,高1.2米,直径75公分,重约150公斤。
柏翠庵现任住持比丘尼清沁法师,法号惟春,生于1916年2月3日,沙江镇江村人。1946年4月依柏翠庵慧元法师披剃出家。1948年受具足戒于鼓山涌泉寺圆瑛和尚,历主卧云庵、柏翠庵,兼任县佛教协会一至四届常务理事,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代表。1981-1988年为崇福寺尼众传戒遵证师,师性谦虚诚实,广结人缘与法缘,在佛教界中是一位声望颇高的弘法大德,深受四众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