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嘉义县竹崎乡香光寺
香光寺位于台湾嘉义县竹崎乡内埔村的山间,是座年龄已有一百多年的古刹。清光绪二年,据说白杞村林姓村民家裡,供奉一尊观世音菩萨,灵验非常,同村的居民请求林家能将菩萨让所有的村民来礼拜,以护佑地方安宁。于是在现址搭建了殿堂,将菩萨迎来安座,正式取名为「玉山岩」。光绪三十二年春,嘉义发生大地震,木造的殿堂由是倾圮,当地居民乃又奔走重建,在同处架起石砌的大殿,命名「金兰寺」,成为附近十三个村庄信仰的中心。
不幸到了1943年冬,大地震再次袭击了嘉义地区,大殿面临相同的命运──倾毁倒塌,当年袅袅不绝的香火,顿成人烟罕至,禽畜出没的废墟,仅賸蔓蔓杂草及几片断垣残柱供人凭弔。而且几经转折,原有的寺地也荡然无存,观世音菩萨只好轮流寄住乡间村民家中。1969年春,部分虔敬的地方长老不忍胜地衰微,积极发起成立重建委员会,集资以钢筋水泥重建,直迄1972年十二月始完成现在大殿的粗胚。大众有感道场要成有道之场,一定得由出家法师住持,乃远道至高雄礼请心志法师前来驻锡。当时心志法师正于武庆路一处小佛堂隐修,偶有高雄师院大慧学社的学生在课馀前往亲近,请问法益,因而累次婉拒,但他们毫不气馁,几次南下力邀,法师终于被他们的至诚所动,应允前来。1974年三月十三日心志法师正式晋山,担负起传承佛法并住持、管理寺务、寺产的重任,并于1975年二月订立信徒公约,经信徒大会同意将「金兰寺」更名为「香光寺」。
心志法师晋山时,香光寺仅有大殿及茅蓬一间,儘管眼前的建设如此简陋,然而法师的弘法工作并不因此稍缓,法师抱定为菩萨点香火的心情,深信「道在人弘」「只要有佛法,有人践履佛法,这裡自成道场」,几经辛苦努力,法师终将寺方失去的土地用募缘方式购回,一寸寸土地才得以逐渐重回香光寺名下。法师接引年轻人学佛不遗馀力,从1977年始,来寺出家共修的人,日渐增多了,原有茅蓬不敷住宿,遂增建东、西两序寮房。1979年,心志法师有感个人之不足,为礼贤让能,于是敦请甫自夏威夷修学归国的悟因法师晋山,为香光寺第二任住持。
一百五十年来,屡经地震摧毁,木造的大殿,早已无迹可寻了。如今的香光寺,主殿外观构造型式虽类似一般地方的庙宇,而内部装设简朴庄严,一楼大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及护法韦陀、伽蓝,是香光尼众佛学院学僧早、晚殿课礼拜行持的地方;二楼为藏经楼﹑图书馆;大殿东、西两序寮房则是常住执事法师的住宿及行政办公区,东西序寮房两侧还有七十二年间扩建的三栋建筑:
一、祇园讲堂与任运斋堂
1、祇园讲堂──有两间教室、一处念佛堂,提供佛学院平日上课及大型讲座、各项活动时使用。
2、 任运斋堂──是佛学院学僧过堂、来山信众用斋及交谊的场所。
二、千山苑与海印轩──是佛学院教室、学僧宿舍及僧团研发中心。
三、陶鎔山房──这是靠山边一栋独立的三楼建筑物,提供尼僧团各分支道场法师及学院专修部以上学僧,禁足作行门进修的场所。
香光寺四面环山,自成一方淨域,从一间小木屋到石砌的佛堂,从钢筋水泥的殿宇到两序的现代建筑,其过程是迂迴而曲折,其演进发展更是艰苦而卓绝,由法师们克尽心力与护法、善信鼎力扶持,这座百年古刹才得重现佛陀慈光!日复一日,一群追随佛陀教育理想的出家法师,在这块土地上耕耘,过着内修外弘的修行生活,「此是佛行处还至本道场」,「五百年前我辈是同堂罗汉,三千界内问谁能安坐须弥」,香光寺弘化堂前的对联,也如是迎着每个向上向善的生命,日出﹑日落。
嘉义县竹崎乡香光寺地址
台湾嘉义县竹崎乡内埔村溪州49之1号
寺庙信息网 » 台湾嘉义县竹崎乡香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