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心殿位于北京故宫文华殿以东,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是供奉先圣先师的殿宇,奉有三皇五帝、夏禹商汤、周文周武、周公孔子等像。皇帝于每年经筵前遣官在此祈祷。传心殿主要建筑由治牲所、大庖井、景行宫、传心殿组成,均覆黄色琉璃瓦。
经筵是专为皇帝研读经史开设的讲席,每年春季二月至五月和秋季八月至冬至间举行,每逢单日设讲,由鸿博之士轮流讲读,精选名篇阐释其义,为治国理政提供借鉴。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代尤为重视经筵制度。单就狭义的“经筵典礼”而言,顺治十四年(1657年)首开经筵,至咸丰十年(1860年)最后一次举行经筵大典,持续二百余年。如就广义的“经筵制度”而言,从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起,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结束止,整个清代都存在以“研经论史”为主要内容的御前讲席。经筵是皇帝极为重视的一项教育制度。
传心殿东西设两角门,从东角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面阔五间的治牲所,是祭祀时宰牲之地,该殿是座倒座房。治牲所与景行宫之间有一井亭,名曰大庖井,清顺治八年(1651年)定制,每年十月祭司井之神。井亭为四方形,顶为盔顶漏空,据说是宫中最大的井亭之一。井亭以北北为景行宫,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悬山式顶。再北为主殿传心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式顶。《日下旧闻考》记载:“殿内祀皇师伏羲氏、皇师神农氏、皇师轩辕氏、帝师陶唐氏、帝师有虞氏、王师夏禹王、王师商汤王、王师周文王、王师周武王,均正位南向,先圣周公东位西向,先师孔子西位东向。每岁皇帝御经筵,先遣官祇告。惟乾隆六年仲春经筵,上亲诣传心殿行礼。”传心殿以北为有祝版房、神厨各三间,值房五间。祝版房为贮放祝版之地,神厨为准备祭品之处。总体看来,建筑规制不高,体现了康熙皇帝一向简朴的作风。
传心殿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东华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