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区大圆通寺(纪王寺)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1-07-9 3882 人阅读

大圆通寺原名纪王寺,位于上海闵行区华漕镇纪翟路2779号。2011年10月27日(辛卯年十月初一)原上海县纪王镇纪王寺正式更名为大圆通寺。大圆通寺的前身纪王寺有其悠久的历史,与楚汉相争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将纪信有关。《史记•高祖本纪》及《西汉演义》第六十四回有载:楚汉战争中,汉高祖在荥阳城被项羽重兵包围,幸好大将纪信冒死替身汉高祖,带十四骑马出城诈降,终被识破,被活活烧死,而刘邦得以突围脱身,重振旗鼓,成就帝业。从此,纪信成为忠君爱国的典范,其家乡四川南充被誉为“忠义之邦”,历代帝王对纪信均有追封,宋封“忠佑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

2011年10月27日,纪王寺隆重举行“千手千眼琉璃观音开光法会暨大圆通寺揭牌”盛典,正式将以纪王寺为基础合并重新建立后的僧寺命名为“大圆通寺”。参加此次揭牌盛典的有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七宝教寺监院慧平法师,典礼仪式上,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闵行区程向民副区长、闵行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大圆通寺监院慧莲法师正式为大圆通寺揭牌。此外在觉醒法师的主持下,慧莲法师、慧平法师一同为千手千眼琉璃观音举行开光法会,法会现场庄严隆重,数百位居士共同参与了此次法会,从此正式迈开了大圆通寺振兴建设的步伐。

新纪王寺内,最夺人眼球的是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具有四百年的树龄,估计植于明末,1987年,上海县人民政府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牌石碑。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一级古树名木保护牌,编号为98号。

上海闵行区大圆通寺(纪王寺)-寺庙信息网

传说纪姓先祖在纪地(今山东寿光南纪台村一带)建立诸侯国纪国,在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攻灭,纪国的公卿后代遂以国名“纪”为姓,以兹纪念。纪姓后来在甘肃天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天水望”。唐宋间,纪姓向沿海迁移,其中一支来到了江南吴淞江畔纪王镇现址。

《汉书•地理志》记载吴王阖闾所筑的南武城,故址在今闵行区纪王镇西南的乌城巷村附近。据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吴淞江河口段“唐时阔二十里,宋时阔九里,后渐减至五里、三里、一里”,说明此地在唐宋时期江面开阔,江潮汹涌。

宋元间,吴淞江潮汛肆虐,江畔居住着七户纪姓渔民,名七家村(纪王村的前身),为镇住江潮灾祸,七户纪姓人家设立了纪王庙,祀汉将纪信以镇之,这就是“纪王寺”的开端。此后,到纪王庙来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不久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镇,称纪王庙市。明万历年间(1573—1620)称临江,又名淞南,方广一里。清康熙年间(1662—1722)多市肆,户口日盛。清乾隆六十年(1795)始称纪王庙镇,纪王镇因纪王庙而得名,属嘉定县,纪王庙镇北滨吴淞江,盐仓浦流经镇北。1958年归属上海县,建纪王公社;1984年置乡,1993年建镇。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2000年,撤销纪王镇,设立新的华漕镇。

纪王庙在宋元以来的近千年历史中,一直作为保佑纪王镇附近乡邻,供信众祈求平安的寺庙,虽屡经兴废,但终得以延续保存。2006年,华漕镇进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拆迁工作,据《2006年华漕镇党史大事记》记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动迁工作涉及范围内寺庙共计三座,具体分布是:寅春庙,位于光华村寅春庙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二亩,庙内有僧人四人;圆通寺,原名送子庵,座落于建设村徐车亭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四亩,有僧人八人;古方林寺,原名张方庙,位于建设村牛家塘村民小组,占地面积约二亩五分,有僧人八人。为此,华漕镇决定将零散的宗教产权土地进行归并,先将相关佛物转移至纪王寺,并规划设立华漕镇规模较大的寺庙,新建寺庙安置地选址为纪翟路2779号,为满足人数众多的佛教信徒的宗教活动,新建寺庙面积将大于原有三座寺庙之和,规划用地为十亩。

此后纪王寺在监院慧莲法师的主持下,开始了艰苦的复兴重建工作。由于新建地块的动迁问题,新纪王寺历经数年而未能重建。在纪王寺内高大的香炉和大钟来自寅春古寺,呼唤僧人用餐的云板悬挂在斋堂前,云板上刻有“古方林寺”字样。

 

闵行区大圆通寺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闵行区华漕镇纪翟路2779号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上海闵行区大圆通寺(纪王寺)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