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市高平市定林寺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5-01-12 3961 人阅读

高平市定林寺位于山西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大粮山南部,始建年代不详,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宋雍熙年间(984-987)、金皇统八年(1148)、大定二年(1162)、泰和四年(1204)、元延祐四年(1317),明、清历代均有重修,现存除雷音殿为元代建筑,其余均为明清建筑,定林寺原名永德寺,因寺侧有定林泉,改名为定林寺,2001年6月25日定林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晋城市高平市定林寺-寺庙信息网

 

定林寺建筑布局

定林寺依山而建,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5406平方米。坐北向南,前后共有四进院子。寺中轴线上分列山门、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山门雄踞寺前,琉璃脊兽,飞檐挑角,巍峨壮观。东西三层楼屋对峙相配,庄严华丽,古色古香。

 

山门

山门又名“天王殿”,是一座重檐九脊的复合式两层高阁建筑。底层为砖砌,二层为木构,阁内底层是寺庙正门,二层塑有四大天王塑像。天王殿门前有抱厦,形成了“明三层暗两层”的独特结构,三层高低错落的滴水檐,檐角高挑,造型别致。天王殿与东西两边的钟楼和鼓楼一字并肩,上下形成了五层屋檐,气势磅礴,堪称山西楼阁式建筑中的精品。

 

雷音殿

雷音殿创修于元代延柘四年(1317年),面阔进深各三间,斗拱支檐,雕梁画栋,精巧秀丽,古朴雄伟。殿前月台上竖有石雕八角形经幢两座,均高4.3米,刻有经文、仰莲、覆盆,宝珠顶,为“弥勒出生”宝塔。一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造,一为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建造。雷音殿东西各有配殿,后有三佛殿(已不存)。三佛殿左右有善法、罗汉二堂,内建“止滑”、“问津”二洞。原来定林泉水在此二洞之内,现在泉水改从西侧另一石洞流出,涓涓有声,清澈甘甜,终年不凋。流人院内三佛殿旧址两旁之井内,井浅水盛,伸手可取,可供百余人食用。石梯穿洞上方,便有一个别致小院。北有七佛大殿,东西为楼阁,院中耸峙二亭。院内楼台亭阁依山而筑,居高临下,气势轩昂。登高远眺,山水楼阁之胜,尽收眼底。寺院东侧有禅院,建筑幽雅别致,院内有香瓜树两株,挺秀翠茂,芬香扑鼻。有千年牡丹两株,枝繁花艳,雍容华贵。寺外古松一棵,形如伞盖,美丽壮观。定林寺几经修缮,保存比较完整。

雷音殿的东西两侧是配殿,东配殿为地藏殿,西配殿是观音殿。东配殿的南北墙壁上绘有明代的十殿阎君和有关地狱故事的壁画。雷音殿后面原有三佛殿,可惜现在仅剩下台基。不过,三佛殿左右的善法、罗汉二堂保存完好。堂内建有“止涓”“问津”二洞,曾经定林泉水就在此二洞内流出,现在泉水从寺西侧的另一个石洞流出,清澈甘美,终年不涸。

从二堂间踏陡石阶而上,便来到了名为“最上乘”的别致小院。这里北为七佛殿,东西为两层楼阁。站在楼阁上登高远眺,定林寺的山水楼阁之胜景尽收眼底。

定林寺还有四个活着的“宝贝”。山门西侧有一棵笔直的千年古松,繁茂的枝叶形如一把硕大伞盖守护着定林寺,据碑文记载,古松植于金代,虽已近千年,仍枝繁叶茂,苍劲有力,其主枝像一条冲天腾龙,气势壮观,所以被称为“腾龙金松”;后院有一株小叶梧桐树,形状如伞,四季常青,是清代乾隆元年一位南方高僧从江南地区带来的,能在北方落户生长,实属罕见;寺院东侧禅堂偏院内有两株香瓜树,挺拔翠茂,瓜熟之时芳香扑鼻,放入箱柜可除蛀虫;还有两株千年木本牡丹,是金代正隆年间由本院住持法兴大和尚从洛阳移植而来的。

 

高平市定林寺地址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大粮山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山西晋城市高平市定林寺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