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市陵川县南召文庙
陵川县南召文庙位于山西晋城市陵川县平城镇南召村,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存碑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万历十六年(1590年)、清康熙年间、光绪十四年至十八年(1888-1892年),曾进行过维修,2015年维修正殿。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建筑均具有明、清风格,2013年3月5日南召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召文庙建筑布局
南召文庙坐北朝南,为一进院落。南北长38.5米,东西宽23.3米,占地面积约897平方米。现保存有山门(舞楼)、正殿,两侧还有影壁、妆楼、看楼、耳殿。
正殿
南召文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斗栱为四铺作出单昂,内转出单杪。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前四椽栿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梁架用材较大,多用自然弯材,元代特征显著。正殿在月台后面更高的平台上。月台下方正中铺五级石阶,连通地面;上方正中设五级石阶,通往主殿。月台外侧东西各置九级石阶。参观者入正殿,可由月台两边的九级石阶上,也可沿月台下的五级石阶先上月台,再沿月台上的五级石阶登上大成殿。
山门(舞楼)
南召文庙山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出抱厦。山门,与棂星门融为一体,由正门与东西两扇偏门组成。正门匾额“德配天地”,语出明代陈凤梧《孔子赞》,指孔圣的德行与天地齐同;东偏门匾额“登圣域”,西偏门匾额“启贤关”,喻拜谒者由此进入圣殿,开启智慧。山门上层为舞楼,舞楼两侧配耳房,上下各三间,带前廊,上层木柱,无斗栱。
影壁
南召文庙前有一平台,东西两边是两面影壁兼围墙,东影壁刻“鹿鸣呈祥”,西影壁雕“麟吐玉书”。平台南边是花墙。平台正中开一缺口,修九级石阶,石阶与地面连接处又置小型平台,小型平台左右各设五级石阶。进庙之人须由左或右五级石阶登上小型平台,再由小型平台沿九级石阶登上庙前大平台。这样的设计意在呈现文庙主人九五之尊的地位。
妆楼
南召文庙妆楼面宽三间。
东西看楼
南召文庙东西看楼面宽均为五间,硬山顶,灰脊板瓦覆布。
耳殿
南召文庙耳殿面宽二间。
陵川县南召文庙地址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平城镇南召村
寺庙信息网 » 山西晋城市陵川县南召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