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则天圣母庙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5-09-22 3870 人阅读

文水县则天圣母庙位于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凤城镇南徐村,始建于唐代,金皇统五年(1145)、明正统十三年(1148)、清康熙十六年(1677)、清光绪十八年(1892)及三十四年(1908)屡有修茸,现存建筑正殿为金皇统五年(1145)遗构,乐楼为清代建筑,其余皆为1984年重建建筑。从中轴线上看,由南北北建有乐楼、正殿、东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碑廊、东西配殿及东西耳殿。则天圣母庙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女皇庙宇,1996年12月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则天圣母庙-寺庙信息网

则天圣母庙庙院坐北向南,长53.38米,宽32.94米,占地面积1758.34平方米,圣母殿是庙宇的核心部分,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梁架采用五椽袱后对劄牵用三柱的设计,柱头卷杀明显,檐下施五铺作单杪单昂,里转重杪,补间无铺作。前檐当心间设板门,次间设直棂窗。殿内后槽二金柱巧妙地安置在神龛两侧,神龛为金代木构,装饰彩绘富丽,内奉则天圣母像。

 

武则天

武则天是武氏家族在文水县的第八代子孙。北魏时,她的祖先武洽官封五兵尚书、晋阳公,食邑于文水,赐田50公顷。其父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历任并 将军右厢卫、工部尚书,封应国公。在唐太宗朝,历任豫洲都督、利洲都督、荆州大都督。其母杨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自幼笃信佛教,受戒立志事佛,有很高的文化素养,42岁嫁武士彟为继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则天是其次女。武则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

贞观九年(635)李渊病逝不久,其父我武士彟也因病而亡。这年十二月,年仅十二岁的武则天和家人护送武士彟灵车回到老家文水南徐村。武则天随柩回乡葬父,应该是她首次回故乡。《永乐大典》文水部分有“武后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平流东南,注文水”的记载,这一工程很可能就是武则天在村守孝期间所为。武则天称帝后,这一小河被唐人抄入《水经注》,流传至今。

显庆五年(660)正月,唐高宗和武则天双双回并州巡幸。在并州,高宗和她举行了盛大的赏赐和祭奠。武则天还专门设宴招待亲族邻里故旧。事后,武则天再次回到故乡文水县,朝拜了崖底村孝文帝庙后,当晚住村中,夜间外出观星,被酸枣刺勾住下裙,她伸手摘开衣裙,掰掉勾刺,骂声讨厌的刺要你何用。次日离去,从此这里的酸枣都不再长刺。由于该村做过武则天的的行辕,以后人们叫该村为“武辕池”。这个村名一到今天未曾更改。1958年修文峪河水库,该村没入水中,每当天旱水浅时记有武辕池村名的石碑仍能露出水面。武则天离村时,行至碟子沟,看到这里河水便于开渠引水,便建议文水县令开渠引水,浇灌农田。在她回故乡的日子里,文水县人们特别高兴,武氏家族显得更为神气。武则天本人衣锦还乡当然也很快活。就在这一年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高宗对她十分信赖,她的威势和高宗不相上下,当时并称“二圣”。

天授元年(690)九月九日,武太后隆重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之后,大赦天下,降睿宗皇帝为后嗣,赐姓武氏,改唐为周,改元天授。自称“圣神皇帝”。改文水县为武兴县。长安元年(701)十二月,为其父在文水昊陵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又称攀龙台碑)。

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因为她触犯了家族天下的传统,达到所有的反对者,当了女皇帝,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指责为“狠毒、淫荡、杀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这些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

 

文水县则天圣母庙地址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凤城镇南徐村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则天圣母庙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