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卧佛寺(十方普觉寺)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0-11-22 3877 人阅读

卧佛寺位于北京海淀区卧佛寺路北京植物园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50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曾叫兜率寺、寿安寺、大昭孝寺、洪庆寺、寿安禅寺、永安寺、十方普觉寺,通常人们称它为卧佛寺。俗称卧佛寺,唐代建筑,内有5米余长右胁而卧的铜铸大佛。是北京现存最大最古最精的铜卧佛像。2001年6月25日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京海淀区卧佛寺(十方普觉寺)-寺庙信息网

 

卧佛寺历史

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原名“兜率寺”,又甸“寿安寺”。以后各代有废有建,寺名亦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由于唐代寺里就有檀木凋成的卧佛,后来元至顺元年到至顺十二年间(1330一1341年)又铸造了一尊释迦牟尼大型涅槃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卧佛寺坐北朝南,背山而建。元延佑七年(1320年),元仁宗之子、元英宗硕德巴剌继承帝位,当年九月下令在兜率寺的旧址上扩建寿安山寺。十月,命拜珠(右丞相)督造。中经至治、泰定、天历,到至顺二年方才完工,改名“大昭孝寺”,后又更名“洪庆寺”。当时,为铸佛造寺曾冶铜50万斤,役军7000人,给钞千万贯贡,其工程的浩大可以想见。今曰存在寺内的铜卧佛就是那时铸造的。明宣德、正统年间修,赐名“寿安禅林”,并颁大藏经一部置诸佛殿。成化年间,宪宗敕命于寺前修建延寿塔,供养舍利。现此舍利塔已无存。明末崇祯年间,又更名“永安寺”。清世宗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后改名为“十方普觉寺”。

 

卧佛寺主要建筑

卧佛寺建筑群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沿袭唐代伽蓝七堂的法式,这种平面布局在北京非常少见。卧佛寺有五大景观与众不同,即半月池、古蜡梅、古银杏、十八罗汉和卧佛。

卧佛寺寺坐北朝南,由三组并列院落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额题“智光重明”,四柱三楼灰筒瓦顶。牌坊过后是长百余米的坡道,坡降12米,两侧古柏四行。主要建筑有琉璃牌坊、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和藏经楼等建筑。楼后傍依山岗,由石级登上山顶,建有亭台,可俯览全寺。两侧围以廊庑、配殿、客堂和方丈室,把三座院落联结成一个整体,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平面布局在北京一带较少。寺内还栽有两株娑罗树。近处有樱桃沟景点。琉璃牌坊山门殿前耸立着一座四柱七楼的琉璃牌坊。琉璃牌坊的正面额“同参密藏”。碑坊的背面额“具足精严”,均为清高宗御笔。牌坊后有一半圆水池,水池两侧有钟、鼓楼,上有石桥通山门殿。山门殿殿内有哼哈二将。

山门殿后面是天王殿,殿内原有四大天王坐像以及笑口常开的弥勒坐像和韦驮立像,韦驮为佛教守护神之一。按佛经的说法,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刚,住须弥山。殿内所塑四天王像。四人各有一个从者、各有九十一子,辅佐四大天王各守一方。居四大天王三十二将之首。自唐初以来,即被安置于寺院之中。

天王殿后是三世佛殿,是殿堂中体量最大的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绿琉璃筒瓦黄剪边单檐歇山顶,殿前门额上悬有雍正御笔“双林遼境”木,门两侧有乾隆御题楹联:“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宝幢珠络梵宇妙庄严”。殿内供奉三世佛像、倒座观音和十八罗汉像。三佛殿是卧佛寺内最主要殿堂,因供奉三世佛得名。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一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即燃灯、释迦、弥勒。一谓三个佛世界的佛,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卧佛寺所供奉的就是后面这三世佛。在约三尺高的须弥座上,三尊七尺五高的泥塑贴金佛像端坐在莲花座上,殿堂的两傍是彩塑十八罗汉。三世佛殿前有东西配殿,东配殿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供奉“达摩祖师”和“地藏菩萨”像。三世佛殿内原有一尊植香木雕的唐代卧佛像,明末清初不知去向了。三世佛殿后面就是卧佛殿,面阔三间,绿琉璃筒瓦黄剪边单檐歇山顶,门额悬有“性月恒明”木匾,两侧楹联书“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均为慈禧手书。殿内悬有乾隆御笔“得大自在”匾,殿内正中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卧佛。卧佛于元至治元年(1321)铸。卧佛身长5.3米,、高1.6米、重约54吨,用铜25吨,铸铜用工七千个。

铜佛作睡卧式,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卧佛后面围坐着十二圆觉菩萨,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涅槃于婆罗树下,向十二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殿外左、右各有一碑,居右者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所立,居左者是乾隆十四年(1749)所立,碑上刻有卧佛寺的简史。配殿原有数十个大橱,皆藏着一卷一卷的经文,平时打封上锁,每年6月24日晾经时,才启封开锁。1966年佛经被毁。

东路院原为寺憎起居处所,从前向后依次是大斋堂、大禅堂、霁月轩和清凉馆,均为四合院形式院落。最后有供奉寺内开山祖师的祖师院。西路院原为皇帝避暑行乐兼理政事的三座行宫院。最前边是一行宫,迎面是座假山,穿过假山、石桥、垂花门进入行宫正院。行宫也是采用四合院带回廊的建筑形式。沿廊北行进入二行宫院,院内叠起纤秀的假山。再北边是以水作景的三行宫院,院内东西是外封内敞的游廊,正面为一背靠山崖的敞厅,坐在敞厅中,近观鱼嬉碧莲,远望西山如常,情趣无穷。厅前是一个四方的鱼池。后分别称作“凌霄阁”、“万松亭”、“龙王堂”。

明末清初,卧佛寺曾经冷落了一段时间,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由怡亲王允祥施资葺治,卧佛寺才重新复兴起来。开工不久,允祥暴卒,其子弘皎、弘晓继续修建,工期延续到乾隆初年始峻。此次修建规模虽然很大,但明代建造的如来舍利塔却被拆掉了。重修后改名十方普党寺。以后高宗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卧佛寺的行宫院和华美富丽的琉璃坊,都是此次增建的。民国年间曾由私人募捐进行过一次修。1955年进行了全面整修。

北京海淀区卧佛寺(十方普觉寺)-寺庙信息网

卧佛制造浑朴精致,体态自如,充分显示了佛教艺术中的净化肃穆的风格,表现了元代高超的治铸技术。卧佛身后环立着十二圆觉菩萨,卧佛的涵义一般认为是释迦牟尼在印度拘尸那伽罗城的娑罗双树间圆寂,娑罗遂成为佛教徒崇拜的圣树,佛教寺院也以有此树为荣卧佛寺原有三棵古娑罗树,两棵在天王殿前,早已不存在了,另有一棵在三世佛殿前,1949年被大风吹折,现存的一棵是1954年补种的,实际是和安罗树近似的一种七叶树,并非印度产的安罗树。从山门到卧佛殿,前后有一条纵贯南北的砖砌甬路,形成殿堂院以至整座寺庙布局的中轴线,四周有廊庑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封闭院落,卧佛殿后有五间藏经楼,楼后傍依山岗,山多林木,由蜿蜓曲折的石级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全寺。后山有些亭台假山,均为近年添建的。

 

卧佛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卧佛寺路北京植物园内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北京海淀区卧佛寺(十方普觉寺)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