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碧云寺-北京四座金刚宝座塔之一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规模扩建。碧云寺坐西朝东,依山就势建六层院落,层层叠起。其中罗汉堂内有木雕漆金五百罗汉像,以及神像七尊和梁上济公像,均为清乾隆时塑造。后殿普明觉妙殿,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为灵柩停放处,后辟为中山纪念堂。其后金刚宝座塔全部用汉白玉砌成,通高34.7米,有石阶可盘登塔座。塔座正中开券洞,孙中山衣冠即封葬于此。整个金刚宝座塔满布雕刻精致的浮雕,依西藏传统形式雕刻。1957年政府将该寺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碧云寺历史
碧云寺自元代创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相传此地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本名“碧云庵”。明代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以佞幸得宠的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利用税收和从皇帝处所得钱财扩建了碧云寺,并立冢域於寺後,又在冢上种植了青松作为死後葬身之所。据说这种做法叫做“青松压顶”,实际上也是墓葬的一种标记。大概是因为有过这样一段历史,当地的人们都把这座寺称为“于公寺”。後来于经下狱庾死,葬身碧云寺的打算也落空。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也看中这块宝地,再度扩建碧云寺,又在于经墓圹屋础上加工扩建,作为自己死後墓地。但五年後魏忠贤也获罪,墓穴遂废。经过这两次扩建,富有明代建筑特点的碧云寺业已成形。到清代,绮丽壮观的碧云寺吸引了清帝王和后妃们。乾隆十二年(1748年)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保存原有寺院的基础上,又在寺後墓圹所在地新建金刚宾座塔,在寺右增建罗汉堂,寺左新建行宫院。由於对原有建筑无较大变动,因此该寺建筑和文物基本保留了明代风格。
碧云寺建筑风格
碧云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每进院落各具特色,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整个寺院,由山门至寺後石塔,高度相差一百馀米。在中轴线上的前几重佛殿屋本为明代遗物,内有佛塑佛雕,其中立於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碧云寺主要建筑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殿前有水池,池上有一座雕栏汉白玉石桥通往大殿。殿前露台上左右各有一高约8米的八角形汉白玉经幢,上刻经文。大殿面阔三间,开的隔扇门和窗。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坐像,左右胁侍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旁边站立的是佛的弟子。两边山墙上的壁塑放置姿态各异、形象活泼的彩塑十八罗汉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神怪故事,佛像立于云山缥缈的境界,增强了立体感与真实感,堪为明代艺术珍品。
碧云寺碑亭
重檐八角攒尖琉璃瓦顶,上下檐均有斗栱装饰,亭内立碑,上刻乾隆御笔记述乾隆十二至十四年重修碧云寺的碑文。碑亭前的御路-陛石,工艺精美,主体以凤为主,还有鹤、蝙蝠等各种图案。该亭的等级高,黄色的琉璃和青绿为主的彩绘,在红墙与白券门的衬托下显得光彩夺目、辉煌壮丽。此处的彩画是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枋心画的是龙。
菩萨殿
面阔五间,中间三间开隔扇门,两边开隔扇窗,隔扇图案均为三交六椀菱花图案,上朱色漆。喜相逢旋子彩画,卷草纹雀替,前有走廊,檐柱为四方柱。殿内供奉五尊泥塑彩绘菩萨像,正中为观音菩萨,左为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大殿东西两壁塑有高一米左右二十四诸天神和福、碌、寿、喜四星像。塑像四周也有云山悬塑和小型佛教故事雕塑。
孙中山纪念堂
此处原为寺后殿,名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在此殿停灵四年;1954年,将此殿辟为中山纪念堂,面阔五间,前出廊,两山墙后镶嵌汉白玉石碑刻。
金刚宝座塔位
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仿北京五搭寺形状建造。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搭基、宝座、塔身三层。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三石砌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石匾额,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1929年孙中山的灵柩移往南京后,为其特制的楠木棺和停灵时穿戴的衣帽封于洞内,故为其衣冠冢。
宝座上有八座石塔:一号为屋形方塔,七、八号为座圆形喇嘛塔。二、三、四、五、六号座为十三层密檐方塔,二号在中央为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曼陀罗的一种变体。曼陀罗是梵语译音,意为“坛城”,后来演变成象征性图案。按藏传佛教之意,井字中央是须弥山,四周分布水、陆、山、佛。五座佛塔基座均为须弥座,塔肚四面刻佛像。
石翁仲
2005年维修金刚宝座塔时发现的石翁仲现置于金刚宝座塔基台旁,石翁仲为一个文官和一个武将,汉白玉雕刻,雕工十分精致。经考证,这些石刻正是当年魏忠贤墓圹的遗物。
罗汉堂
罗汉堂是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而建,平面呈“田”字形,每面九间,中间有四个小天井用以采光,堂的外貌似盝顶,堂中心建有重檐歇山十字脊的多角亭阁,中央矗立有小型喇嘛塔,堂正面出轩,其余三面各出抱厦一间。
罗汉堂是佛教德高尚人的云聚之地,在这里矗立着神形毕肖、情态各异的508尊罗汉,有眉开眼笑的,有怒目圆睁的,有挥拳施脚的,个个都栩栩如生,有极珍贵的艺术价值。 罗汉堂殿顶中间设一阁,阁顶建有佛塔一座。殿顶四角也各建有佛塔一座,佛塔为覆钵式,每座塔身四面都设有佛龛一个,内有佛像一尊,塔身上方的塔刹由相轮、华盖、宝珠组成。图为中部佛塔。
禅堂院
禅堂院建于明代,为僧人修行处,一七四八年乾隆重修碧云寺,钦题“鹫光合印”匾。
水泉院
水泉院是碧云寺内风景清幽的好去处,院中还有一天然流泉,名“水泉”,又称“卓锡泉”。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到池中,泉水甘甜爽口。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花木、泉水、假山构成了一座优美、幽静的庭院花园。水泉院,原为乾隆皇帝行宫的一部分,院内有山石泉水,亭台小桥点缀其间,颇具江南风光。
涵碧斋
进门后可见涵碧斋,涵碧斋为乾隆行宫,原有的环廊已毁,仅余两座主殿内有阿南史代的古木照片展,但不开放,1925年极右势力的西山会议在此举行。
含青斋
含青斋也是民国时期的西山会议会址。1925年11月23日,中国国民党部分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在中国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的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参加这一全会的国民党政治人物,被视为国民党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西山会议派”。
碧云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买卖街40号香山公园
寺庙信息网 » 北京海淀区碧云寺-北京四座金刚宝座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