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白马禅寺位于山西晋城市城区白马寺森林公园内,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原有殿宇500多间,金代李俊民游白马寺山诗曰:“千年古庙映崇岗,寂寂空庭草树荒。”1939年日寇侵华时,白马禅寺被炮火轰炸,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惟有景公塔幸存,至今仍巍然矗立。1994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白马禅寺破土动工,先后完成了藏经楼、玉佛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天王殿、诵经堂、九龙壁(汉白玉质)的复修工程。
晋城市白马禅寺主要建筑
景公塔
景公塔位于白马禅寺前。塔身全为青砖修砌,七级,高23米,矗立在正山顶,远距几十里都可以看到。传说有二,一说是为纪念“白马将军”,特修此塔,塔中供奉白马将军之母的像;一说是相传很早时,南方一官员在晋城作官,看到晋城这块地方山清水秀,天有吉祥之兆,地有宝藏之物,是块宝地—卧牛城,他为了破坏晋城的脉气,在谷堆头村修了一个塔,叫拴牛桩,在白马寺山修了一个塔,叫赶牛鞭。修建原因,没有记载,也仅为传说,但巍巍的七级浮塔高高矗立在白马寺山山顶,不仅成为一大景观,而且也成为晋城白马寺山的象征。景公塔是白马寺山最高的建筑,立于其上,晋城市的市貌和周围的美景都可尽收眼底。
大毗卢殿
大毗卢殿占地1134平方米,是白马禅寺最大的殿堂,殿内七重悬塑,主塑五方佛、五百罗汉、八十八佛、八十四大悲咒像、罗汉柱、五层八角亭柱、十二圆觉、二十四诸天、释迦本身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灵山会、楞严会、龙华会、华严会、三身佛、三世佛、极乐世界、琉璃世界、藏像千手观音、千钵文殊、密宗护法金刚、以及大型密宗金刚座等。塑像大的高三米,小的仅余寸,共一万余尊。实属国内罕见的工程。大殿于2000年举行了落成典礼,寂度大和尚参加了法会,佛像还在紧张贴金与彩画中,预计在2008年竣工。
地藏殿,文殊殿
毗卢殿两侧分别是地藏殿和文殊殿各352平方米。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像及闵公道明像全是汉白玉制;文殊殿内是五方文殊分别为(聪明文殊、狮子文殊、智慧文殊、无垢文殊、孺童文殊);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士、四臂观音、绿度佛母、云音佛母,殿内塑像均为藏密风格。2000年阴历九月十五举行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寂度大和尚与普证大和尚主持了法会。
五方文殊塔
五方文殊塔于2003年冬奠基施工,2004年农历九月十五竣工。塔为藏式风格石质结构,须弥座台高2.7米,塔高15.6米,须弥座为全部雕刻作法,雕以宝相花、莲花、牡丹花等,须弥座上围以栏板、雕刻花草、望柱为狮柱。中央为小式八棱须弥座,亦即塔座,八角为八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八面雕以佛教八宝,二龙戏珠等图案,塔台以上还有五百罗汉大型像塑。塔身有五方文殊像。另高台中室,为地宫一座,里面供有24天尊像,转经筒。整座文殊塔巍巍壮观、风格别致、独树一帜。文殊塔东西两侧配殿各占542平方米,配殿中段分别为伽蓝殿、祖师殿。值得一提的是,白马禅寺祖师殿供奉的是达摩祖师、慧远祖师、能海上师三像,分别代表了禅宗、净土宗、大般若宗祖师。
舍利塔
寺院门前的广场西侧是主持隆慧大和尚应僧俗四众之请,为诸僧圆寂后有所托身所建的舍利塔,此塔亦为全部石质结构,于2005年初冬动工,2006年农历九月十五竣工典礼。须弥座的高台中央耸立的塔为五层密檐式,中塔高9.9米,两侧塔高7.9米,塔上雕有地藏菩萨像,罗汉像,并刻有经文语,塔座围以石灯、石狮、石像。须弥座高台面阔18米,进深23.6米,亦为雕刻之考究作法。上面四周是古式栏板望柱,高台外有石牌坊一座,与舍利塔交相辉映,更显庄严肃穆。
藏经楼
藏经楼于1993年修建,1994年阴历九月十五举行落成剪彩法会,面积有348平方米。楼下为五佛殿,供奉有云南居士从缅甸南坎观音寺请来的玉佛五尊(五方佛),及一尊观音像(缅甸玉)。楼上珍藏有乾隆藏、大正藏、佛光藏、天台藏、及藏文藏经。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1994年动工,历时二年,于1996年阴历9月15举行落成典礼,面积823平方米。殿内为横三世佛,背后为海岛观音,两侧为文殊、普贤及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匾额是赵朴初亲笔题写,九八年举行了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请佛大和尚、源慧大和尚为佛像开点灵光。天王殿243平方米,门头有中国佛协赵朴初亲笔题写“白马禅寺”匾额。殿内正面为弥勒菩萨,背后韦驮菩萨,两边四大天王。天王殿的两边是钟鼓楼,各35平方米。于1997年建成1999年9月15举行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根通大和尚、慈贵大和尚为佛像开光。
晋城市白马禅寺地址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白马寺森林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