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富顺千佛寺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0-08-14 3868 人阅读

千佛寺又名千佛岩,位于四川省富顺县城马脑山中岩(罗浮洞新村16号),现总占地面积7649平方米,建筑面积1421平方米,其中三个殿堂:观音殿362平方米,接引殿110平方米,千佛殿250平方米。寺内设有民主管理委员会,管理寺庙各项事务。常住比丘尼7人,由僧尼组织开展宗教活动。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常到寺里参加活动的信徒约200余人,在观音会期间,到寺庙烧香礼佛的信徒和香客高达近万人。

四川富顺千佛寺-寺庙信息网

千佛寺始建于唐朝懿宗咸通(860-873)年间。岩上凿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一尊,因而得名。宋朝真宗和孝宗分别御书赐名普觉院和中岩寺。明朝天启年音(1621年)留下一块镇寺之宝—《三教祖师赞碑》,至今保存完好,此碑揭示不以儒佛道为主流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千余年来,寺院风景秀丽,气势雄伟;殿宇辉煌,香火旺盛,不仅是川南教丛林之一,万民朝拜;宰相赵沂公,学者巍了翁,“嘉庆八才子”之一的熊南沙与状员杨升庵等亦来寺观光赋诗。一九八八年十月,富顺县人民政府重新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至今香火鼎盛。千佛寺现已是川南佛教及旅游胜地。近几年连续被评为省“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和“和谐宗教活动场所”。

富顺县城北,有座奋蹄而起的马脑山,为城区众山之首。站在山上岩前眺望,前面是五府山,左面是北岩,右面是钟秀山,西湖在众山怀抱之中,视野开阔,风景秀丽。山岩东侧,统称中岩。岩的正中形如半月,又称月岩。

富顺远在秦汉之际就开凿了富世盐井,唐代因产量丰富,成为剑南道辖区之冠,经济发达,百姓富庶。自古物阜则民丰,民富则教兴,因此在唐懿宗咸通(公元860-873)年间,士民在月岩上凿了大佛一尊,在岩下建了寺院一座,成为城区四所唐代古寺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历史。

宋朝时,有位释名僧自悟的扩建中岩古寺,自下而上,傍山建屋“三百楹”,颇为辉煌雄阔,引起朝廷重视。天僖元年(公元1017年),宋真宗亲笔书写“普觉院”三字,赐给寺内,于是成为该寺庙的正式名称。“觉”在梵文中含有自觉、觉他(使从生觉悟)和觉行圆满三层意思,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品位。“普觉”属于第二层意思,就是能使众生普遍觉悟之意。由于朝廷的重视,月岩上又先后凿了一些佛像。仁宗康定二年(1041),翰林学士李淑还写了一篇记叙文《普觉院记》。到了徽宗,他信奉道教,贬低佛教,听信林灵素的建议,要毁掉国内的所有佛寺和佛像。富顺的月岩大佛也难逃厄运。可是这尊佛像虽被敲凿,却并未毁损,只是用泥土把它复盖起来。南宋初年,“禁佛”解除,再用清水冲洗,仍然完整如新,县人称奇。淳熙(1174-1189)年间,孝宗听说有这等奇事,又亲写“中岩”二字赐予佛寺,于是,普觉院又恢复了中岩寺的名称。因为北宋真宗和南宋孝宗都曾亲笔赐名,中岩寺的知名度大为提高,宰相赵沂公、学者魏了翁都曾来寺内瞻仰。

元、明之际,战火四起,中岩寺渐废。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从天峰山来了一名僧人释书云,看到寺庙的破败,慨然以恢复古寺香火为己任,捐出了自己化缘的钱,又在山下辟湖为田(原来马脑山脚至北岩一带都是西湖汉巷),斩荆除棘,艰苦经营,于宣宗宣德元年(1426),修建了上下两殿。九年(1434),又兴建左右禅房,山门外掘了莲花池。县令杨岱毓还批准所开稻田“定纳正粮,永除差徭”。于是,寺院香火再度兴盛。嘉靖四十二年(1563),寺内铸了铜佛一尊,高1.38丈(约合4.6米),成为寺内珍贵文物。宋、明、清三代,中岩寺不仅是富顺城区著名丛林,还是旅游胜地,号称“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南沙等文人墨客常来观光赏景,吟咏诗词,并在月岩上留下了摩岩石刻。由于岩上石刻佛像增多,又有神话传说,群众称月岩为千佛岩,沿袭到现在。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寺院萧条。抗日期中,中岩寺一带改为富顺县女中校舍。以后,寺院变成民居,“文革”期中,铜佛文物被摧毁。于是普觉、中岩寺院就成为历史陈迹。

1987年富顺县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富顺县人民政府批准千佛岩寺正式开放后,经过富顺县佛教协会的努力,现在已建起了四座金碧辉煌的佛殿、梵舍,还在月岩凿了一座高与山齐的阿弥陀佛巨佛,建了一座名符其实的千佛殿,藏经楼还收存了玉佛一尊。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四川富顺千佛寺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