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泾古寺又名“褒忠寺”、“西林寺”,位于上海宝山区罗泾镇沪太路8872弄50号。据清光绪《宝山县志》载,萧泾古寺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罗溪镇(今罗店镇)志》则称:相传建于南北朝梁武帝萧衍称帝时期(502-549),因梁武帝萧衍乃西汉开国丞相萧何第二十五代孙,故在其所属南朝辖地罗溪镇建寺祀先祖萧何。2009年3月,被登记为佛教固定处所,定名“萧泾古寺”。
据考,萧泾古寺的缘起确与萧何有关,同时亦与其地处长江入海口,百姓为祈求镇伏海潮有关。据明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古代吴淞江地区有“江东”之称,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后,自刎于乌江之滨。由于他自恃天下无敌,至死不服,又无颜回见江东父老,故化为吴淞江神,不时发怒,掀起滔天巨浪,造成水灾,人们称之为“霸王潮”。 宋元间为保护江边百姓的平安,人们出于“一物降一物”的心理,开始纷纷修建西汉功臣的庙宇,以此来压服楚霸王的“霸王潮”。由此,在吴淞江两岸陆续出现了几乎所有汉将形象的土地庙,数量众多,如萧何、曹参、彭越、英布、灌婴、纪信,还有张良、陈平等。清嘉庆《松江府志》卷十七也有类似的说法:相传项羽为吴淞江神,屡有风波之警,唐时沿江立汉功臣七十二庙以镇之。在嘉定及周边地区(包括南翔、彭浦、黄渡、杨行等)确实存在(或有过)不少汉代其他著名将领的寺庙或祠堂,有地方志记载为证。如明代韩浚等人修撰的《嘉定县志》即载有汉相国酂文终侯萧公(何)庙、汉舞阳武侯樊(哙)将军庙、汉魏相国梁王彭公(越)庙、陈王庙 (传为祀逆献侯陈平)等。此外,还有英布、灌婴、纪信等祠庙。
另据民国《嘉定疁东志》卷十九记有“猛将堂”一座,即供奉汉丞相萧何神像。“传说地濒海滨,江潮泛滥,萧氏创立法纪,藉以锁摄江潮,免遭灾祸。因与宝山接壤之萧泾寺、马家、东新庙以及护民等十座小庙所供之神祠属萧何,旧有十弟兄之称。”因为有此典故,故萧泾寺历来有东海(一说长江)沿线七十二寺之首寺的称号,其实这既可能是指萧何乃西汉开国十八将之首,又可能指萧泾寺位于整个七十二寺的最北上首位置。
萧泾寺全盛之时,据说庙舍有五千零四十八间,占地好几百亩,在庙北二里外有一条河叫和尚沟,传说是出家人夏天洗澡的地方;在庙南二里外有座桥名香花桥;此外周边还有庙桥、储经湾、木勺沟等地名沿传至今,可见当时寺庙地域之广。现在萧泾古寺内还遗存有直径近米的石础,亦可鉴当时庙宇殿堂之恢弘。
传说萧泾巨刹毁于明建文四年(1402),这与明朝开国初期的“靖难之役”有关。相传明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欲拔剑自刎,内学士宋景劝止说,先帝(即朱元璋)在日曾有一铁柜悬于勤身殿后,等子孙患难急迫时打开。建文帝取来一看,内藏僧衣、僧帽两套,度牒两张,白银十锭,剃刀一把,朱书一封上书“游僧二名,应文应云,白银十锭,速出鬼门。”于是,朱允炆赶紧与养在静室中的神交、其父之妃子汪秋云剃度后上小船,沿御沟逃入长江,后再沿江至太湖,转入出海通道张浦塘东来,最后投奔至萧泾寺中隐匿了下来。此后朱棣所辖官兵一路搜查到此,并觉察建文帝躲在萧泾寺内,一日凌晨当时的方丈飞云和尚指点建文帝从萧泾寺建寺三百年来从未开过的东南角偏门向海上逃循,故在此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若要此门开,只有建文来”的民俗典故。建文帝最后从罗泾镇花子泾出海逃难,从此生死未卜。追捕官兵迁怒于此,故放火烧毁了藏匿建文帝的萧泾寺,使一代巨刹毁于一旦。此后燕王朱棣成为永乐帝后,指示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寻找建文帝行踪,郑和的出海口也就在比邻花子泾,有六国商都之称的太仓浏河港。
据清光绪《宝山县志》载,萧泾寺被毁后,有僧景岑重建,后又毁。清光绪三年(1877),民间筹资再建。据当地老人讲,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一三”事变,日寇从宝山登陆,烧杀抢掠,萧泾周围的民居几成废墟,唯有寺庙残屋保留。抗战胜利,在残屋上办起了萧泾小学。直至解放时,萧泾寺尚有大殿和偏殿三间,共200余平方米,西面一间供奉有大小佛像十余尊,东面一间供看庙人居住,正殿相当大,但仅存两尊大佛,当时仍有不少周边乡邻前来烧香。“文革”后,寺庙大殿被毁,仅有的佛殿也于1992年建校办工厂时被拆去。此后,经宝山区宗教办和佛协的努力,逐步恢复了萧泾寺的庙产,原所在的小学被迁出,所在寺址被定为萧泾寺的重建用地。2008年5月15日,萧泾古寺迎请原圆明讲堂讲师妙华法师到寺主持工作。2009年3月,被登记为佛教固定处所,定名“萧泾古寺”。
上海宝山萧泾古寺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8872弄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