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任丘市鄚州大庙(扁鹊庙)(药王庙)
任丘鄚州大庙又称扁鹊庙、药王庙,位于河北沧州市任丘市鄚州镇古州村,始建于元朝,明清时期最为兴盛。现在的鄚州大庙是1992年为纪念神医扁鹊而建,包括正殿扁鹊祠、东西配殿和扁鹊衣冠冢。1998年添建奶奶殿,2007年建财神殿。鄚州大庙采用明朝建筑风格,由山门、宫门和后殿组成,正殿扁鹊祠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殿里供奉神医扁鹊,两边有侍童相陪,两侧是八组扁鹊行医的塑像。东西配殿供奉张仲景、王叔和、雷太乙、淳于意、皇甫谧、华佗、孙思邈、韩普济、葛稚川、刘守真历代十大名医塑像。
鄚州大庙建筑布局
原鄚州大庙座北朝南。由正殿三皇殿,东配殿药王庙(后称扁鹊祠)和西配殿文昌庙组成。四周筑有红色围墙,高约2.5米。整座大庙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450米,总面积157000多平方米,占地近230亩,连同香火地共计400多亩。
大庙围墙的南面,建有三座高大的山门。每座山门又各有三个门洞,全部为砖石结构。门洞顶部无梁,呈覆釜形,俗称“锅底拱”,各山门前额嵌有长条石匾,上刻各庙名称,并冠以“敕建”二字,山门高大宏伟,美观大方,远处望去,甚为壮观。
正殿三皇殿:山门前竖有华表,表身雕有蟠龙,龙身飞舞,大有霍然腾空之势。穿过山门,即进入庙内,迎面是五彩琉璃影壁,殿门前设有亭式铁质焚香炉,殿门两侧,竖有历次重修大殿的纪念碑,殿内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的塑像。
东配殿:药王庙(又称扁鹊祠)自成一体,由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山门前有铁狮一对。进入山门后的甬路两侧有焚香炉和历代重修扁鹊祠的石碑。正殿门前有楹联一副。上联是:“历周齐金虢以成名妙药扫开千里雾”,下联是:“先华葛王孙而著迹神针点破一天云”,横批:“神侔俞跗”。正殿供奉着扁鹊的塑像,两配殿供奉着中国历代十大名医。东配殿供奉着王叔和、张仲景、雷太乙、淳于意、华佗。西配殿供奉着孙思邈、皇甫谧、韩普济、葛稚川、刘守珍。
西配殿文昌庙:庙内供奉着文昌帝君的塑像。
鄚州大庙历史
鄚州庙几度重修,也数次毁于火,据《任丘县志》记载的由三次:第一次是康熙戊午年(公元 1678 年),第二次是康熙 56 年(公元 1717 年),第三次是乾隆 53 年(公元 1790 年),此次火势最大。
直至 1928 年,任丘县长邵鸿基倡导“拉神像,废私塾,兴学堂。”才将十大名医全部拉倒,在百姓请求下,把扁鹊的塑像保留下来。 1936 年,山东军阀韩复榘因母病还愿,又重新塑像彩画一次。1938年,排场的庙宇被日本人一把大火焚毁。一张老照片清晰地记录下当时惨相:三个孤零零的山门,并排屹立于旷野,四周荒寂,阒无人烟。
1947 年尚存三大山门,后因保存失当,已荡然无存,只剩一片废墟,现仅存一通明朝“御制重修鄚州药王庙碑”,且已断裂,但遗址尚可辨认。随后,1963年的大水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将鄚州大庙推向更深重的荒芜。
1992 年任丘市决定重修鄚州大庙。并于年底完成了一期工程:扁鹊祠﹙即药王庙﹚, 新建的扁鹊祠位于鄚州城北约 2 公里的古州村西, 毗邻风景秀丽的白洋淀,106 国道、任雄公路和京九铁路从其侧畔经过,附近有皇城、胜家寨、胜英墓等名胜古迹。新建的扁鹊祠东西宽 80 米,南北长 250 米,占地 30 亩,总投资 600 万元 , 由正殿、东西配殿、宫门和山门组成,正殿采用中檐歇山式明代建筑格式,殿里供奉神医扁鹊,两旁有侍童相陪,两侧是八组扁鹊行医的塑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乃著名的天津泥人张嫡传之杰作,尤为人称赏。东西配殿是王叔和、张仲景、雷太已、淳于意、皇甫谧、 华佗、孙思邈、韩普济、葛稚川、刘守珍历代十大名医塑像。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人,少时受业于长桑君,是我国切脉治病的创始人,医求高超,有超死回生之术,并创立了“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著有《难经》八十一篇。在周游列国期间,因给秦武王治病,被秦太医令李醯妒忌杀害。乡人怀念扁鹊,在鄚州为其建造了衣冠塚,高数丈之圆丘,方圆盈亩,元朝在丘前建扁鹊祠。
鄚州大庙地址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鄚州镇古州村
寺庙信息网 » 河北沧州任丘市鄚州大庙(扁鹊庙)(药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