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肥乡区天台寺
肥乡区天台寺位于河北邯郸市肥乡区天台山镇天台山村,始建于唐贞元二十三年,是佛教北方天台宗稀有弘法道场。天台山原为山名,山在天台山村东侧。雍正十年《肥乡县志》卷一记载:天台山在县西南十五里,上建天台寺。天台寺,因系浙江天台山僧人结庵而居,山名为僧人所起,称天台山,寺称天台寺,与浙江天台山天台寺(国清讲寺原名),山名同,寺名同,法脉相连,血脉相连。1945年天台寺毁于战争,目前天台寺正在重建中。
肥乡区天台寺历史
天台寺原总占地百余亩,建筑区二十余亩,其余为苑林塔院。根据寺院碑刻记载,明清寺院修葺时,山东山西等省均有出资布施,可见当时规模之大和影响之远。隋唐时期,浙江天台山僧人行脚于此,见平原大地独显此山,遂筑庵于土山之上,山名天台山,“村亦名天台山”,后建筑寺院,名天台寺。(雍正十年《肥乡县志》卷一)。寺僧昼诵《法华》,暮修止观,教化一方。天台寺围墙均由大青砖砌筑,寺院由南至北沿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修定殿、瑞光殿(别名铁佛殿)五部分。配殿有大悲殿、准提殿、祖师殿、五观堂、丈室、钟楼和鼓楼等,另有僧舍寮房二百余间。各殿宇之间甬道,全部由青石铺就。
天台寺寺院建筑层甍巍峨,气势恢宏,名扬遐迩。山门殿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建,由青砖绿瓦配以木质椽檐飞羽而成,内塑伽蓝菩萨像,伽蓝菩萨是关公化身,众有误做关帝庙者。山门殿的北侧是天王殿,内塑有弥勒菩萨,面向前方,大肚偏偏,长耳笑眼,姿态动人,似迎四方香客。韦陀菩萨与弥勒菩萨隔屏正北站立,身披甲胄,双目圆睁,威风凛凛。山门殿与天王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各建钟楼和鼓楼。
穿过天王殿,北边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宽五间,进深两间,内塑释迦牟尼佛,两侧站像为阿难和迦叶,与之隔屏北向的是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三位菩萨各自坐在狮象犼上,面向正北,寓意倒驾慈航,普度众生。再往北走是修定殿,修定殿是整个寺院的最大殿宇,在顺治丁亥年(1647)有过修整,大殿宽七间,进深三间,重檐四角攒尖,下檐方木构成,五彩斗栱,彩绘栋梁,高大雄伟,大殿上筑有日月楼,高七尺,在日、月光线的照射下,金光四射,巍峨壮观。修定殿阅台一丈宽,台阶下东西两侧各有石碑,上有螭首,下有龟趺,石碑至今尚存。修定殿内供奉着三世佛,中间是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右侧为东方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左侧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均为坐姿,连着下面的须弥座有一丈五尺多高,佛像均双目下垂,面带慈祥,犹似教化世间,法音宣流,由于修定殿之宏伟,寺院曾被人称为修定寺。
瑞光殿在最北端,殿内供奉的是燃灯古佛,铁佛一丈多高,铭文记载铸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由忠武军(今河南许昌)工匠铸造。在瑞光殿与修定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左右各建配殿,左侧供奉准提菩萨,右侧供奉观世音菩萨,均由香椿木雕刻而成。据说,明朝雕制佛像时用的香椿木,为邯郸县上宋村村民布施,几百年过去了,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邯郸县上宋村很多人来天台寺“走亲亲”,他们称这些用香椿木所刻的菩萨像为菩萨姑姑,直到解放后还有人来。寺院东西侧配殿为祖师殿、五观堂、钟楼和鼓楼等,另有丈室、僧舍寮房二百余间。寺院苑林占地七十余亩,苑林内,古木参天,名卉甚多,风景怡人。许多文人骚客游览并留下了很多诗文,诗人李贞吉在游览天台寺时,题有 “天台有蕙兰,奕世乃齐烈”诗句。天台寺紧邻东侧漳河,构成了一幅天然亮丽的风景画。
肥乡区天台寺地址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天台山镇天台山村
寺庙信息网 » 河北邯郸肥乡区天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