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市壶关县三嵕庙
壶关县三嵕庙位于山西长治市壶关县黄山乡南阳护村,始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元大德十年(1306年)大修,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至嘉靖元年(1522年)工程告竣,殿宇神像妆塑一新。清代也曾多次修葺。现存建筑正殿为金代原构,香亭与钟鼓二楼为明代遗构,余皆清代所建,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嵕庙建筑布局
三嵕庙坐北向南,以山门为界,分上下两院。南北长65.03米、东西宽26.24米,总面积1706.39平方米。上院中轴线上建有正殿、香亭,正殿两侧置耳房三间,香亭与山门之间两侧各设廊庑七间。
三嵕庙供奉之神为羿。神话传说尧时十日并出,烈日炎炎,植物烧死,猛兽长蛇为害。羿提弓于屯留三嵕山射去九日,又射杀猛兽长蛇,为民除害。并能行云雨为民御炎旱,有求必应,故而百姓敬奉,大兴土木、修筑三嵕庙。
正殿
正殿坐落在寺宇最北端,建于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是大中汉三嵕庙中价值最高、建造年代最早的建筑。其朝南坐北,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平面略近方形。前檐装修为四扇格子门,明间为球纹格眼,次间为球纹方格眼。柱子均为砂岩石质,侧脚生起显著。檐下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计心造。殿内彻上明造,梁架结构为四椽枇对后乳袱用三柱。殿内下肩墙高0.61厘米,叠涩砌筑,早期风格明显。从正殿前檐梢间铺作及山墙现状分析、正殿原为悬山顶,清代修缮时改为硬山顶。
耳殿
耳殿坐北朝南,面宽: 廊部三间、殿内一间,总进深五椽; 单檐硬山顶。
台明、柱与柱础
耳殿台明仅一压沿石高,耳殿仅在前檐明间设木质圆柱2根、柱下为石雕高脚柱础。
墙体
耳殿墙体:前檐墙、后檐墙、南山墙、北山墙。所有墙体均为“墙心土坯砌筑,外墙面和内墙面下肩表砖,内墙面上部抹灰泥”。表砖为丝缝砌法。在前檐墙上设装修,明间设板门、次间设直棂窗。
配殿
配殿为东配殿和西配殿两座,东配殿和西配殿东西相向而坐。
梁架与举折
配殿梁架为“六檩前廊式”,前半部分梁架为单步梁的后端架于前檐墙上、前端出耍头架于前檐柱头之上; 后部梁架为四架梁两端分别插入前后檐墙内,四架梁顶面施金瓜柱,金瓜柱上托三架梁、替木和金檩,三架梁中设脊瓜柱,脊瓜柱的头部施实柏栱,实柏栱上承替木与脊檩,叉手斜戗脊檩两侧。在各缝梁架之间设金枋和脊枋,以此纵向连接来加强梁架的稳定性。
香亭
香亭位于大殿的前方,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四卷棚硬山顶。檐下斗拱三踩单下昂计心造,里转华拱制成沓头承托四架梁,耍头作单幅云。
钟、鼓楼
钟、鼓楼紧靠东西廊房的南面,墙体相接,下层为砖石结构,正面有门窗装修;上层为石柱木梁架结构,面阔两间,进深一间,四模卷棚悬山屋顶。
壶关县三嵕庙地址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黄山乡南阳护村
寺庙信息网 » 山西长治市壶关县三嵕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