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崔府君庙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5-03-30 3873 人阅读

长子县崔府君庙位于山西长治市长子县丹朱镇同富村东大街长子一中校内,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前后,金代,有大规模重修。此后,元、明、清历代均有重修,崔府君庙大殿内四椽栿下保留有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重修题记。大殿的斗栱、梁架等大部分构件为金代原物,保持金代建筑的风格,2013年3月5日长子县崔府君庙大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崔府君庙-寺庙信息网

 

长子县崔府君庙建筑布局

长子崔府君庙坐北朝南,庙原有山门、舞楼、献亭、大殿、寝宫等建筑,现仅存大殿。大殿的前檐斗栱和主要梁架为原构,大殿坐落于高大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殿檐下斗栱分布不对称,前檐逐间施补间铺作一朵,两山及后檐无补间铺作。斗栱均为五铺作双下昂,重栱计心造,蚂蚱头,前檐柱头铺作出双层琴面假昂,补间铺作第二跳为真昂,斗栱里转双杪,偷心。扶壁泥道重栱。山面及后檐柱头铺作华栱、令栱等构件被后期扰动,形制较杂乱。殿内梁架形式为厅堂造,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前后乳栿均衬于四椽栿之下,丁栿斜搭于乳栿、四椽栿之上。阑额、普拍枋至角柱出头。各平槫下用两材襻间,隔间不闪,脊槫下两材襻间,隔间相闪。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后直抵襻间枋。

 

崔府君

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其父崔让,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是夜,夫妻两人梦见一童子擎一盒,内盛美玉两枚让其吞食。以此,崔夫人十月怀胎,于隋大业三年(607年)六月六日生下一子,遂取名珏。崔珏幼时即神采秀美,聪敏好学。唐贞观七年(633年),崔珏入仕,授长子县令。

 

崔府君典故

崔珏从小聪明好学,唐贞观七年(633年)崔珏出任长子县令。据《列仙全传》讲:“他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长子县西南有一座大山,旧名雕黄岭,山上古木参天,常有猛虎出没。一天,有一砍柴樵夫入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上堂为子喊冤。崔珏听诉后,立即修书一封,派衙役孟完持符牒上山拘虎。孟完持牒来到雕黄岭山神庙前,面对山神将符牒诵读一遍,然后供在神案。不一会就有一猛虎跳出,衔书来至孟完面前,任孟完用铁链缚之,然后随孟完来之公堂。崔珏升堂审讯,历数猛虎伤人之罪,猛虎皆点头供认不讳。最后崔珏当堂判决:“食人命,罪当不赦”于是猛虎触阶而死。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崔珏审虎的故事这事传到京城,唐太宗李世民赞其为仙吏。

崔珏断虎之后不久,河南磁州滏阳西南的河流中有条大蛇经常兴风作浪,残害百姓,于是迁崔珏为滏阳令。崔珏到任后即于河边设坛奏辞上天,顷刻之间便见一巨蛇浮于水面而死,洪水马上退去。

安史之乱后,因其曾显灵于玄宗,被封为灵圣护国侯。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改封为护国显应王。崔君府的“显应”主要表现在南宋初年,帮助康王逃命一事。据传,康王赵构向南逃遁时,疲惫不堪,暂栖于崔府君庙内。是夜,忽梦一神告曰:“金兵将至,速速逃命,门外已备鞍马”。康王醒来,赶忙上马,急驱逃命。过了黄河,马不再动。一看,原来方是庙中泥马,这就是传说中的“泥马渡康王”。赵构南渡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即位,是为宋高宗,他特在临安又建了一座崔府君庙,赐额“显卫”。

 

长子县崔府君庙地址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丹朱镇同富村东大街长子一中校内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崔府君庙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