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市沁县普照寺(普照寺大殿)
沁县普照寺位于山西长治市沁县郭村镇开村,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唐元和年间(806—820)大修,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顺治(1644-1661)、雍正年间(1723-1735)屡有增建与修葺。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将南殿、后殿及其附属建筑炸毁,现仅存大佛殿(中殿)及部分石刻造像(主要包含具有北魏晚期造像风格的四方柱形石造像碑,现已移至南涅水石刻馆保存陈列)。 普照寺是典型的金代建筑,虽历代屡有修葺,但始终保持了金代建筑的风格特色。1986年普照寺大殿被山西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落架大修,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建筑布局
普照寺坐北向南,原原为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原有天王殿(南殿)、大佛殿(中殿)、观音殿(后殿),两侧配殿、厢房、节义堂等建筑。并有方形千佛碑一通、大石佛像等石刻造像多尊。是上党地区以建筑宏伟而著称的佛教寺院之一。
普照寺大殿
普照寺大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大殿为金代遗构,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梁架结构六架椽屋五椽栿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柱头收分卷刹,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昂,重拱计心造,昂呈批竹式。前檐当心间施板门、两次间直棂窗。各部构件造材适度,结构合理。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屋顶琉璃脊兽,筒板瓦作,正脊两端,微微翘起,具有曲线柔和之美感。所有勾头、滴水、吻兽有行龙、花卉等图案,两山博风、悬鱼、惹草日月造型,既有早期的遗物,又有历代修葺更换的构件。综观全殿,其梁架斗拱仍保留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及遗构。
普照寺大殿内存石刻造像,主要包含具有北魏晚期造像风格的四方柱形石造像碑,已移至南涅水石刻馆保存陈列。
沁县普照寺地址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郭村镇开村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山西长治市沁县普照寺(普照寺大殿)
寺庙信息网 » 山西长治市沁县普照寺(普照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