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游会元寺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0-07-29 3868 人阅读

塔斗山会元禅寺,位于仙游县枫亭镇风景区塔斗山下,乃八闽古刹之一。创建于唐永徽、开元年间,即公元650年—公元741年。建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八个朝代。其间废兴相叠,三易寺名。唐、宋、元时,寺名“东禅院”,明朝易名“东林寺”,而清朝迄今名“会元寺”。

福建仙游会元寺-寺庙信息网

唐末黄巢起义期间,曾进入福建,寺院焚毁无遗,东禅寺亦在劫难逃。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保境安民二十九年,东禅院得以重建。宋时,东禅院香火旺盛,寺僧日众。北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东禅院派高僧到莆田城里接受施主李济干之母所献梅子园一百余亩地,将原观音亭扩建为寺,取名万寿寺,后易名为“感恩光孝寺。”至清末,会元寺僧徽嘉和尚领徒二十四人到莆田重建,把寺名改为“梅峰光孝寺”。

至元朝,无隐大师主持龙华寺,名达京师,朝廷降敕属邑八十六庵院合并为一丛林,东禅院亦隶属龙华寺。明时,东禅院易名为东林寺,寺僧湛玄和尚住持龙华寺。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心宽和尚重建寺院,并取名会元寺,有三元(状元、会元、解元)汇集之义。

文革期间,农场进驻寺中,僧人四散。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僧人陆续回寺。1982年,马来西亚侨僧清亮法师回国拜谒祖寺,见会元祖寺陈旧破落,萌生扩建之念。回马后,四处奔波,积极联络散居海外的子孙多人,捐资八百多万元。自1983年动工,历时九年,至1992年峻工,总建筑面积为11379.64平方米,比原寺扩大了5倍。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大悲殿、方丈室、祖堂、禅堂、客堂、伽蓝殿、功德堂、报恩堂和僧舍等配套设施九十多间。建筑风格以宋朝特点为主,兼用明、清式花雕装饰。

全寺坐东北,面西南。自山门进,依山势次第升高,气势磅礴,殿楼嵯峨,雄伟壮观,飞檐重阁,金碧辉煌。鎏金烫彩的宝殿,雕梁画栋的长廊,典雅精致的楼台,宽敞明净的寮舍,焕然一新的佛像及护法神塑像,使人有“天上楼台山上寺,云中钟鼓月中僧”之感。

会元寺所遗留的历史文物有唐代石珠、唐代观音塑像、海会塔及万寿塔。唐代石珠共有十二粒,于1984年重建大雄宝殿,清理旧殿基时挖出。观音像奉侍在会元寺的属寺,枫亭太平桥南的观音亭里。海会塔为历代寺僧之圆寂墓地,墓形似太师椅,南面开口,西、北、东三面呈半圆形,墓高约丈二。此塔规模大,建筑宏伟,雕刻精细,造型别具一格,乃一古老墓地,极具文物考古价值。

万寿塔,全称天中万寿塔,是我国最早期的佛塔之一。早期的佛塔,通常用来供奉佛舍利,是教徒礼拜的对象。塔居于寺之中,是寺的主体。后来,随着佛殿的出现,佛殿逐渐取代佛塔,成为寺院的主体。万寿塔,系东禅院创立之后兴建的,时间是在盛唐时期。

塔斗山会元禅寺,不但历史悠久、寺容壮观,而且寺中神迹极多,如铁树开化、枯井涌泉、巨石下山等。特别是寺中观音极具灵感,多有人得其托梦感应。因此,感得远近许许多多善男信女来此顶礼膜拜,求签问卦。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福建仙游会元寺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