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区法会庵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0-07-31 3869 人阅读

法会庵位于上海青浦区重固镇北市,通波塘东岸,庙泾桥北堍。相传于元至正十年(1350)由僧人开山,原来名为戴坟庵,传系邑人戴诚甫所建,因旁有戴氏坟墓故名。清乾隆二十年(1755)僧明璧重修。法会庵在重固镇相传系青龙寺下院,原房廊十间,占地十余亩,僧众十人,香火较盛。清咸丰年间(1851—1861)毁。清光绪十一年(1909年),里人朱丁氏建茅屋三楹复之,挽“了深”来茅庵住持,改作尼众道场,讲经传教,苦行佛事,博得善男信女崇敬,香火日盛。清宣统元年(1909),重固镇陆周氏等发起募捐,遂将草庵改建为瓦房十间,增添佛像,遂重具规模,以后再修,先后由花恩、品贤、化自等师太当家,并改建大殿,定名为法会庵。据传法会庵在重固镇的历史上曾形成过初一、十五较大规模的庙会。

上海青浦区法会庵-寺庙信息网

解放初期,佛事渐减,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法庵寺受到冲击,佛像被毁、经书被焚、法器被砸、房廊先后被农业中学、镇办厂所占用,尼姑离庵做镇办厂职工。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政府发还了原有房产,主持尼了悟等还庵。在青浦县宗教事务所和上海市佛教协会的扶助和善男信女们的支持下,法会庵于1993年恢复宗教活动,重装佛像,汇集经典,增添法器,恢复正常佛事活动,并且香火日盛。1995年9月,经青浦县人民政府批准,法会庵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

法会庵有佛殿二进、房廊十余间。原老山门西侧新建山门天王殿一座,山门石匾“法会庵”三字由原上海佛教协会主席真禅法师于佛历二五三九年(1995)夏题写。山门由三扇朱漆圆拱型木制山门组成,兼作天王殿,内供四大天王、弥勒佛与韦陀菩萨。

山门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两层重檐式建筑,殿额由释光云于佛历二五四七年(2003)孟春望旦日题写。大雄宝殿内供主佛释迦牟尼佛,两侧分列金身十八罗汉像,释迦牟尼佛背面为海岛观音像,塑有各种形式的彩绘佛像几十余座,共同组成炫彩斑斓的海岛观音组图,从雕塑工艺上看颇有特色。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有配殿二座,西侧配殿已投入使用,作为客堂和尼众住所,但东侧各配殿尚在修建完缮中。

大雄宝殿后有一开阔地,目前正在大兴土木,此后为八开间三层楼的较大型寮房,内设有念佛堂。据称念佛堂是一处由佛庵兼作养老院的处所,在这里养老的老人多来自上海市区等地,许多人的年龄都已经在七旬以上,她们生活在法会庵这处空气新鲜的地方,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每日念经延寿没有烦恼,只要支付生活费就可以在法会庵内供吃供住,安渡晚年,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回家,也可以让小辈前来看望。据念佛堂一位女居士介绍,目前法会庵还处于募资修建当中,了悟师太传现任监院本愿,共有比丘尼6人。

法会庵文革后重兴的主持了悟师太是一位神奇人物,她在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就被送进这里,在八个月的时候就剃发为尼,至今已是近百岁高龄了。虽然她九十多岁时只能卧在床上,由其他尼姑伺候,但是她的思维还很清楚,看到新来的人还能表示欢迎,证明法会庵确是一处益寿延年的好去处。

法会庵南向通波塘而建,而通波塘是重固老镇的发源地,有三桥横跨,将通波塘东西两街连通。通波塘东街的北端是修复后的“法会庵”,通波塘西街中端建有始自新石器石代、商、周至汉、唐、宋历代著名墓藏遗址的福泉山博物馆,显示了上海自新石器时代即已有人类文明发祥的历史渊源。

据载在福泉山上原有一寺名为福泉禅院,旁边还建有柘泽庙、薛道人墓和福泉井,后在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军的战火,现已荡然无存。如今的法会庵所在地通波塘老街,目前正结合“一庵、一馆”的风貌,力图重振当年重固镇的繁荣景象。

 

青浦区法会庵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通波塘东街258号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上海青浦区法会庵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