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寺院供奉的是心莲和尚蓥华祖师,原寺修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该寺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明确记载普照寺是被张献忠所焚毁,之后成了一座仅占地半亩,“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的简易小庙。
这样一座小小的穷庙,却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到道光二十九年(1776)年前后,修成占地400亩,殿宇五重,与二十四诸天暗合的24个天井,与黄道貌岸然周天同数的365间堂舍的宏大寺院。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远近闻名。据估算,修建费用应在万两金银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这巨大的资费从何而来呢?
清同治年间(1868年)任灌县知县的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并建藏经楼记并赞》的文章中说:“道光庚子,接代鉴山主方丈事,念累世之祖劬思懋建,真功德精诚所结,可格苍穹,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名胜。灵峰于是因旧基而重新之,不加募助,添修广厦数十楹。”石头自己裂开,不雕刻、不搬运,自己就到工地上,凭空造就了一座大寺院,这记载带有十足神话色彩,显然不足信。
民间流传另一种说法,当时普照寺有一个叫果时的小和尚,到相邻的雪山寺割猪草时,发现一处地方青草长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长出来。此事被方丈知道了,心知有异,不事声张,暗地组织寺内和尚挖掘出一窖金银。
成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大西国”被吴三桂灭亡。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
围绕藏宝之谜,有许多传说和猜想。有说财宝埋在锦江河底的,也有说宝藏随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认为张献忠的财宝埋在青城山的。其实寻找张献忠宝藏已非一日之事,自大西国灭亡以后,民间就有人开始寻宝,在抗日战争期间,成都就成立过锦江淘银公司,在九眼桥下大张旗鼓地淘银,经过一年多努力,虽然在河底淘出一只石牛、一只石鼓,却不见宝藏影子。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又掀起过寻宝热。
要弄清张献忠藏宝的秘密,首先要知道张献忠究竟有没有可藏之宝。传说大西国成立之初,张献忠把他在战争中获得的珍宝在皇城举办斗宝大会,24间房子摆满奇珍异宝、金器银锭。显示其示其奢靡和富有。大西军兵败成都时,十余艘大船从新津出发,沿岷江顺流而下,在彭山江口镇被清军伏击,船被烧毁,金银随之沉入河中。
张献忠的宝藏随着大西国的灭亡消失以后,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新津、成都先后发现数量不小的大西国“大顺通宝”钱币、银锭,彭州段底近年淘出“大西国”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及残缺的金封册、大西国虎形金印以来,更确信张献忠的财宝就在成都周边。沉入江口镇河底的只是其中部分,常人都知晓狡兔三窟的道理,大西国的财宝绝不可能集中藏匿于一处,青城山藏宝的传闻不会是空穴来风,可信度也很高
据记载,在大西国灭亡的前几年,张献忠最为倚重的义子张可旺率兵进驻灌县,并在民间搜罗了300石匠到青峰山采石。青峰山是青城山一支脉,位于大观镇境内,普照寺就建在青峰山麓。奇怪的是,张可旺监督数百石匠采石,却并未看见有石运出,也未见山中修建有任何建筑或道路。采石半年,最后连300石匠也未见踪影,消失在青峰山中。后人猜测,是张可旺奉张献忠密令,在青峰山以采石为掩护,秘密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宫,用来藏宝,以便将来之需。开采出的石材或者用来修了地宫,或者砌了山洞,也有可能掩藏在某处山坳。而采石的工匠,则全部杀害灭口。
普照寺在1982年重新恢复,住持比丘尼通文法师殚精竭虑,维修和保护了余存建筑。还有两位人士功不可没。一位是圆果居士(著名作家流沙河前妻何洁女士),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4年寓居普照寺,以自己的个人魅力游说官方民间,索要回了许多散失各地原普照寺的文物家什。并发文宣扬,一时间普照寺声名显赫,海内外名人商贾纷至沓来。现任住持果证法师就是当年受了何洁女士文章感染后才出家的。另一位传奇人物是被李嘉诚尊为师父的陈伯,因有缘结识了主持果证法师,自此多次动以重金从缅甸请回了玉佛,捐赠了不少佛像,也带动了香港演艺界很多艺人多次踏足普照寺,广发善心、烧香祁福、各捐其财。
2008年汶川地震,距震中只有20多公里的普照寺受损严重,后得到各方支持援建,重修后的普照寺比原来更加气派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