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永清县白塔寺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0-07-7 3869 人阅读

永清白塔寺原名龙泉寺,又称龙演寺,位于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大辛阁乡大辛阁村,始建于辽金时代,白塔寺因现存辽代(公元907-1125年)白塔而得名,白塔寺白塔是中国北方仅存的两座辽代石塔之一,河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古塔四面斜的东方奇观”,2013年白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廊坊永清县白塔寺-寺庙信息网

 

永清白塔寺建筑布局

白塔寺坐北朝南,中轴线对称布局,园林式设计。中轴线上有金刚戒坛(五塔)、山门、天王殿、钟鼓二楼、大雄宝殿(地下有成就堂)、大悲阁(万佛楼)、弘法楼(斋堂、法堂、卧佛殿)、大悲苑;东侧有流通处、天龙八部、车神殿、戒碑亭、伽蓝殿、客堂、寮房、佛协、药师殿;西侧有五路财神殿、白塔、观音殿、祖师殿、地藏殿、西寮房、西苑。

 

金刚戒坛

2017年5月7日(农历四月十二)启建金刚戒坛(五塔),金刚戒坛(五塔)高度为九层,高49米,长26米,宽26米,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

河北廊坊永清县白塔寺-寺庙信息网

 

白塔寺白塔

八角密檐式塔,塔高6米,最大宽度1.8米,由塔座、塔身、塔檐三部分组成。塔底座埋于地下,为八角须弥座式,每面束腰处雕兽头,须弥座上有仰莲圆形盘状石雕,莲瓣三重。其上为塔身,亦做相同分布八角形,每角雕出凸棱做角柱,直达檐顶。塔身正南面下部浮雕两扇四抹头球纹格扇门,门上浮雕图龙,披甲执兵力士。南面为一座佛像,结跏跌座于须弥座上,着覆搭双肩袈裟,手结禅定印。塔檐做八角型,由下而上逐层内收,每一层檐皆以一整块石头雕成,共13层。塔檐顶面雕瓦垄,檐端刻出滴水勾头,最下一层塔檐底面刻出檐缘、椽飞、角梁,每角雕斗拱一朵。为出一跳三华拱上承替木,撩檐抟及角梁,最上一层塔檐以八角攒尖式结顶,塔刹已丢失,与北京房山区云居寺辽代石塔的形制极为相似,属辽代寺院的附属物。

河北廊坊永清县白塔寺-寺庙信息网

 

白塔传说

1、智聪建塔的传说

永清县大辛阁村南,有一白塔,素称京南白塔。搞古建筑研究的学者,断为辽金时代兴建的,但史书无一记载,志书也只是“始建年代不祥”。这就给后人留下了编撰传说的机会。有的说是某僧人建造的茔墓,有的说是杭州雷峰塔尖席卷而来,越传越节外生枝。我们这里只记述一种:

很久以前,某村有一财主姓刘,家资豪富,骡马成群,肥地千顷。他有个儿子叫智聪,智聪自幼好学,善于结交,喜读五经四书,恨无能之辈。这年,永清遭灾,七月下雨,八月降霜,颗粒不收。智聪深知百姓疾苦,又无能为力,整日唉声叹气。一日他闷来愁思,昏睡过去,只见一老僧,手敲木鱼,口中念念有词。智聪走上前去,但听这样几句:“家有万贯金银,不如行善出门,只有三天三夜,便可坐地成人。”

第二天,智聪打点行装,出得门去约走二三里路,大路越来越宽,又连续走了三天三夜,再仔细辨认,仍是原地未动。他忽然想起僧言:“三天三夜坐地成人”,于是跪倒在地,立下宿愿:有朝一日,我将在此修座大寺,了却今日之愿,寺前建石塔,悟彻往日之迷。

这日,智聪来到京都,做了个小本生意。由于处事坦荡,智力超群,被一个丞相看中,进府做了总管。但不过半载,重病染身,丞相忙请郎中就诊,智聪只是摇摇手道:“不对,不对。”丞相听罢,追问起始原因,智聪遂将以往之夙愿如实秉告。丞相大发慈悲,令下人修寺、造塔,一切大事放手,由智聪了结。

智聪来至大辛阁村南,指地大兴土木,自此,人马车辆,来往不绝。所修之寺,规模宏大,所修之塔,剔透玲珑。为报当日杯水之恩,将塔修于水井之上,智聪也出家做了和尚。自此,逢旱年,塔下之井水长流不断。至今立塔身之上往下投石,尚有叮咚之声。

 

2、飞来塔的传说

永清县大辛阁乡的白塔寺远近闻名,被誉为“东方奇观”。

这座辽代所建的白塔与北京的天安门坐落在同一条中轴线之上。当地神话传说中有白塔的来历。在北宋时,白塔寺里有两个僧人。有一年冬天,老和尚出外论经,临走时,吩咐小和尚,如果饿了就到附近村子化缘,但是无论多冷,都不要刨庙前的枯树点火取暖。老和尚走后第三天,突降大雪,寒风凛冽,小和尚四处寻不到干柴点火取暖,冻的实在受不了了,无奈就动手刨庙前的枯树。树刚刨倒,顷刻间泉水喷涌而出,而且水势越来越猛。原来这树下实为海眼,另一头连着东海。水越来越大,淹了附近的村庄,向北京城蔓延。当时老和尚正在泰山论经,只觉血液沸腾如翻江倒海。心知不妙,睁慧眼看到永清寺庙处一片汪洋。忙用手一指泰山玉泉顶上一座白塔,念动咒语,那塔立即腾飞起来,不见了踪影。转眼间飞到白塔寺,不偏不倚正落在涌水的泉眼,压住喷涌的泉水,挽救了一方百姓,所以后人称其为龙泉白塔寺。

 

3、萧太后建塔的传说

相传萧太后少女时期,就曾随父亲萧思温在永清一带生活过,于永清颇具乡情。

宋辽交战期间,萧太后曾多次亲征到永清一带督战。一日,她扎营在永清大辛阁村附近,晚上梦见故去的丈夫辽景宗遍体鳞伤向她哭诉道,因宋辽战争杀戳太重,他在阴间受到报应,每天要遭受各种酷刑。如果继续交战,辽朝皇族也要遭到灭顶之灾。萧太后急问,何以消灾?辽景宗说,可在此修塔建庙,超度众生,才能消灾降福。

萧太后惊醒,便命人在此地修塔建庙,而且停止了宋辽之战,不再南下。此塔便是现在白塔寺中的白石塔。

 

4、将军塔的传说

相传在宋辽交战时期,宋方曾有一位将军,为保护永清一带的百姓,与辽军浴血厮杀,不幸身负重伤。战马向着家乡的方向一路南奔,跑到大辛阁时,将军从马上跌落,被村民救起。村民认识这位多年把守边关的将军,对他非常尊敬,急忙抢救,怎奈将军伤势过重,不能救活。将军临终将告诉身边百姓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葬在大宋的土地上,不要让契丹人把我抢走。战马见主人牺牲,自己也因耗尽体力,死在主人身边。此时,辽军的铁蹄声已经远远传来。周围一片光秃的土地,连灌木丛也没有,百姓们正不知如何掩藏将军与战马,一位乡亲忽然想起,前面有眼井,把将军的尸骨先藏在井中吧。大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把将军一人一马的尸身投入井中,准备等辽兵走后再打捞上来,如此总比被辽军夺走好。辽军赶来,问大家是否看到一位将军,大家指着南方,说向南跑了。于是,辽兵又一路向南追去。等到傍晚,确定辽兵不会再来,大家开始打捞将军和战马,却无论如何也打捞不上来。大家又派水性好的缍下井去查看,下井的人也一无所获,上来后说,此井深不见底,水越下越寒。

村民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觉得愧对将军,大家商量后,就在井上建了一座白石塔,以纪念将军,塔上两个武士的形象,就是根据将军的容貌雕刻而成的。

更为神奇的是,此塔建成后,两位石将军把守的石门竟可打开!如果有宋军到此,需要藏身,只要用束发的簪子在石门门缝上一划,石门就会打开,宋军就可以藏在塔中,敌人走了,他们再从内一划,就可以出来。乡亲们说,这是故去的将军在保卫家乡,保护同袍。

 

5、惊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相传,在龙泉寺(白塔寺)中,曾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老和尚长眉齐腰,形容枯槁,村中老人说,他们小时,老和尚就是这副模样,七八十年过去了,老和尚还是如此,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年纪。别人问起,老和尚也只是一笑了之。人们都传说,老和尚是得道高僧,很有法力,只是平时不显露。小和尚是老和尚捡来的孤儿,自幼收养在庙中,小和尚也很有慧根,背诵佛经,过目不忘,只是难免孩子性情,有时有些淘气。老和尚对他非常喜爱。

一次,老和尚要外出会僧友,走前,指着庙东南角的一堆柴禾说,这些柴草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要动。小和尚唯唯应诺。其实,老和尚不说还好,小和尚以前从没注意过这堆柴禾,根本不知道这堆柴禾是什么时候堆在这里的。自从老和尚说了后,就引动了小和尚的好奇心,觉得这柴禾里一定有什么稀奇的东西。他虽然不敢动,却围着柴堆转来转去。转了一天,也不见有什么异样。到晚上,小和尚还是想着那堆柴禾。于是,他又忍不住好奇,爬起身来,点上灯笼,又到柴堆前查看。结果,一个失手,灯笼把柴堆点着了。干柴遇烈火,转眼见柴堆就被全部点燃,只见浓烟烈火间,一条巨大的黑蛇腾空而起,吓得小和尚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黑蛇在天上盘旋了几圈,一回头,喷出一股水流,将火烧灭,小和尚和寺院才幸免于难。黑蛇一摆身子,向南飞走了。这时,小和尚注意到,黑蛇的身后光秃秃的,没有尾巴尖。

小和尚望着黑蛇远去的方向,呆在地上。这时,老和尚不知怎么赶了回来,一见眼前的情形,急忙叫醒小和尚。小和尚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老和尚长叹一声说,唉,也是缘份已尽啊。原来,这条黑蛇就是当地有名的小黑龙“秃尾巴老李”,几十年前就在庙中听佛法修练,论起来与小和尚还是师兄弟。难得他有情有义,虽被大火所惊,仍不急不恼,还救了小和尚一命。

秃尾巴老李离开永清后,就近来到大清河中,在这里又修炼了很久,终于脱去蛇胎,腾化成龙。但他仍然对大清河北的人们有着极深的感情,认为他们是自己的家乡人。传说,只要是河北之人在大清河上坐船行舟,大清河就会风平浪静,这是秃尾巴老李对乡亲们的保护。

 

永清白塔寺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大辛阁乡大辛阁村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河北廊坊永清县白塔寺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