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市平顺县九天圣母庙
平顺县九天圣母庙位于山西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东河村,据庙内元元统二年(1334)重修碑记载,始建于隋代,北宋初重建圣母殿,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重修。明崇祯五年(1632)进行了建庙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清代乃至民国年间亦多次修缮。现存建筑正殿为宋代遗构,献殿为元代遗构,梳妆楼为明代遗构,其它建筑皆为清代遗构,1986年8月18日九天圣母被山西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九天圣母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天圣母庙建筑布局
九天圣母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12平方米,建筑面积1495平方米,庙内舞楼系宋元符三年(1100年)创建原构。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为供奉、朝拜各方神祇的木构殿宇,五十三级石台阶连接上下两院,下院为八孔石窑和窑厅,分列台阶东西两侧。上院内建筑布局紧凑有序,错落有致。沿中轴线自南依次为山门(上为倒坐戏台)、献殿、圣母殿,两侧有耳房、药王殿、阎王殿、梳妆楼、孔子殿、后土殿、十帅殿、李靖王殿、龙王殿等。为一组集宋、元 明、清木构古建筑群。圣母殿为庙内主要建筑,该殿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前金柱外辟廊,金柱部位设石地,上为格扇门窗。外檐斗五铺作单下昂重造,补间铺作用圆栌斗。梁架为六椽对前乳用三柱,柱头卷杀和缓,檐柱侧脚、生起显著。
献殿
九天圣母庙的圣母殿前为功能和形制的献殿。献殿,也叫享殿、拜殿,位于主殿前,为祭拜主神的场所。九天圣母庙的献殿功能上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仅仅具有一般献殿的功能,同时还是一座“佾舞亭”。九天圣母庙献殿面积、体量都较大,殿顶形制为庑殿顶。庑殿顶在古代建筑中为级别较高的形式。九天圣母庙献殿为元代遗构,坐于1米高的青石台基之上,殿身四周用抹角沙石方柱16根,檐部斗单抄四铺作。梁架为六架椽通达前后用二柱。次间为前后乳对两椽袱通檐用四柱,柱头施普拍枋,柱间设阑额,侧脚、生起不显著。
正殿
九天圣母庙正殿用歇山顶而献殿用庑殿顶这种形制,该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开间方向与正脊呈垂直关系。利用空间,献殿、正殿、舞楼殿顶角檐相互参插,形成所谓的“勾心斗角”之势。
梳妆楼
九天圣母庙内的梳妆楼位于中轴线东侧,顾名思义,乃圣母梳洗、妆扮之所,二层楼阁式建筑,叉柱造,明二暗三层结构,平面呈方形,底层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歇山顶。三层为圣母及侍女梳洗塑像,二层和一层为二仙塑像。
平顺县九天圣母庙地址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东河村
寺庙信息网 » 山西长治市平顺县九天圣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