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市沁源县圣寿寺(铁瓦寺)(先师禅寺)
沁源县圣寿寺又称铁瓦寺、先师禅寺,位于山西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镇第一川村灵空山,始建于唐景福二年(893),五代后称“先师禅院”,北宋端拱二年 (公元989年)赵匡义御笔赐额为“圣寿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正德九年(1514)清嘉庆十六年(1811)两次重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补修。圣寿寺古建筑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历代修缮扩建,近年来更多次维护修缮,现保存完好,2013年3月5日圣寿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源县圣寿寺建筑布局
灵空山圣寿寺背山面谷,坐北向南,南北总宽约57米,东西总长约134米,占地面积约6167平方米,建筑面积3319.29平方米,建筑布局以横轴为序,由西向东依次建有五处院落,分别为罗汉院(西偏院)、窑楼院(中院西跨院)、中院、关公院(中院东跨院)、僧房院(东偏院)。五路院落一字排开,各有山门又互相贯通。北部崖壁,由东向西还分布有茅庵与文殊殿,崖壁上有唐末开凿的净身窑。
中院
中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弥勒殿、正殿。东西厢房分别是观音殿、地藏殿,东厢房山墙上有“有感”二字,西厢房山墙上有“有应”二字。
弥勒殿,也称天王殿,面阔三间,长门圆窗,红墙彩拱。中间前后两门相对而开,是过殿格局。前门楣上刻有“松门花洞”四字。弥勒敞怀大笑面南而坐,弥勒背面是韦驮,东西两面站着各持琵琶、剑、龙、伞的四大天王。弥勒殿的东西两边是砖木结构的钟鼓楼,下有半圆形拱门,门上都有砖刻对联和砖雕图案。东边钟楼门两侧的楹联为:“山鸟不知名利客,野花犹献庙堂香”,西边鼓楼门两旁的楹联为:“峰影不随流水去,鹤声犹带夕阳飞”。楹联由象形文字、金文和甲骨文三种文字组成,采用阴阳手法雕凿。砖雕图案有团龙、福禄、梅花鹿、老寿星、荷叶荡舟、狮子、蝙蝠、葡萄、竹节、荷花等传统吉祥图案
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六檩前廊式架构,单檐硬山琉璃瓦顶,檐部异形斗拱十一攒,柱头斗拱五踩双昂,木制格扇门窗。随檩枋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1985年等多处重修题记 。正殿内有先师菩萨铸铜贴金神像,左右两侧为四海龙王。东西两壁有彩绘壁画和泥塑彩像。
观音殿与地藏殿,都是二层砖木结构,青砖布瓦,面阔三间。观音殿供观音菩萨,左右两边有善财童子和龙女像。地藏殿供地藏菩萨,左右两侧有道明和闵公像。
罗汉院
罗汉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南房、观音殿,两侧有斋房;窑楼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南房、北房;关公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关圣殿、普贤殿;僧房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北房,两侧分布有东、西配楼。
沁源县圣寿寺地址
山西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镇第一川村灵空山
寺庙信息网 » 山西长治市沁源县圣寿寺(铁瓦寺)(先师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