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市汾阳市太符观
汾阳市太符观位于山西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上庙村,始建年代不详,据观内现存碑、碣记载:金承安五年(1200)创建醮坛;明代观内后土圣母殿被火焚烧,万历十一年(1583)重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增建紫薇阁;清顺治十四年(1657)重修五岳殿。1978年对观内建筑进行了整体维修,现存建筑昊天玉皇上帝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代所建,2001年6月25日太符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阳太符观建筑布局
太符观坐北朝南,南北长177.5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8875平方米。两进院落, 中轴线上由南至北现存山门、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西侧存偏门一座(后建)、舍窑五孔(砖券窑洞)和西配殿(五岳殿),东侧存办公室(新建)和东配殿(后土圣母殿)。
山门
山门为四柱三檐砖木牌楼式建筑;由明楼、次楼共三间组成,两侧附八字撇山照壁。坊柱包砌下部为束腰的砖墙,砖墙上部外墙嵌黄绿蓝三彩琉璃“二龙戏珠”圆形图案,从龙体的造型和风格看,应为明代作品。砖墙顶部作悬山式灰瓦顶,与琉璃瓦楼顶相呼应。坊柱间三嫦门均装板门,门上饰铺首和门钉。正楼上部结构以枋柱直抵脊漱,板门上槛至脊凛间穿插七踩斗棋,悬山顶,屋面饰琉璃脊饰和瓦件,两山钉博风、悬鱼。两侧次楼结构同正楼,唯斗棋五踩。山门两侧的八字撇山照壁的设置,使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可做为进出山门的缓冲之地。
昊天玉皇上帝殿
昊天玉皇上帝殿位于中轴线北端。坐北朝南,立于高1.2米的砖砌台基之上,殿前置月台,突出了正殿的位置。大殿平面近方形,面宽三间(12.48米),进深六椽(11.22米),单檐歇山顶,施琉璃脊饰,殿顶筒板瓦,蓝琉璃瓦方心、剪边。大殿出檐深远,翼角升起明显,使屋檐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正立面下为隔碱,上部砖墙直抵阑额下,明次间分别开门洞和窗洞,装饰板门和直棂窗,其中板门为金代形制,每扇各钉五排金瓜形乳钉,每排10个共50个。同样作法在山西文水金代建筑则天庙、稷山元代建筑青龙寺等处都可见到。
大殿柱网采用了减柱造,两根后金柱被省略。柱高4.21米,直径0.33米,柱高与柱径之比约为13:1。檐柱一周均隐于墙内,金柱下置平础石。柱头间设阑额、普柏枋,其中阑额在角柱不出头,同建于宋初太平兴国年间的太原晋祠圣母殿类似。
普柏枋以上施斗棋,斗棋用材粗壮,前檐各间均施补间铺作一朵,两山只前次间施一朵,后檐及其余各间均不施。斗棋结构基本相同,五铺作双杪计心造。乳袱伸出檐外部分作蚂蛇头。明间檐下悬“昊天玉皇上帝之殿”竖匾。匾中文字用“之殿”句式在山西元代以前的古建筑匾额中较常见。
后土圣母殿
后土圣母殿即东配殿,始建年代不详,明代曾被大火焚毁,据观内《重修太符观记》碑记载: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七檀前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山面出际较大。殿顶饰有琉璃瓦剪边,各垂脊均置神兽三尊,屋面盖瓦为灰色筒板瓦。前檐斗拱分柱头科和平身科两种,为五踩重昂斗棋,明间平身科交互斗上出45度斜桃,装饰性较强。明次间施六抹方格格扇门退置于金柱之间,使前部形成檐廊,仅梢间为直棂窗。殿内斗棋、梁枋间遍施旋子彩画(旋子中心多饰赤色),技法较为成熟。
殿内设砖砌神台,上置明代彩塑29尊。正面塑主像5尊,高1.4米。南北两山各塑主像两尊,高1.35米。其中明间正中的后土圣母彩塑,头饰龙凤冠,身披龙凤袍,双手执筋板,安坐于须弥座之上。后土圣母左右有侍女像四,分别奉印、奉巾。其余八位容貌衣饰程式化的女神主像,由于神像牌位遗失,其确切身份已经难以稽考,但从塑像的装饰和每尊身旁备两位侍女像的司职,尚能分辨出两位“圣母”的身份:位于北山墙下为怀中婴儿喂奶的“圣早” 、可以判定为“乳饮哺侍养幼圣母(娘娘)”。相邻的另一位“圣母”因身旁各侍立了一位怀抱婴儿的侍女,约为“送生锡庆保产圣母”。在侍从群像中,有一侍女肩挎裕涟,左手护裕,右手提裙,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头朝右侧,扭头作回应状。这尊塑像静中寓动,造型生动,为整堂彩塑中的上佳之品。
五岳殿
五岳殿即西配殿,始建年代不详,据观内清代《太符观葺修岳渎庙》碑记载,五岳殿曾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其主体结构与相对的后土圣母殿相似,应为明代遗构。五岳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模前廊式构架。前檐斗棋分柱头科和平身科两种,为五踩重昂斗棋,明间平身科交互斗上出45度斜桃,装饰性较强。前檐明次间施格扇门窗,也是退置于金柱之间,使前部形成檐廊。大殿内依北、西、南墙筑高1米的凹字形神台,正面(西)分别塑五岳神像,高2.15米,各配侍女像二尊,高1.6米,南北两山为高1.7米的四渎神像,四渎神未配侍女,表示其神阶低于五岳。由于神灵牌位尽失,加之雕塑程式化严重,所以其确切身份难以确定。但一般而言,由于东岳在道教和民间的影响力最大,故殿内主神应该为东岳神。该殿不设神龛,五岳和四渎端坐在神台之上,五岳背后设泥塑背光,殿中柱上盘塑黄、红、白、黑四色飞龙,分别与南北两侧座上的四岳对应,表示他们是乘龙而来。而正中东岳大帝因为是主人不出去,所以没有表示东方方位的青龙,寓意可谓周全。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原来代表星空二十八个区城,是参照月亮每一天的位置规定的,道教对此天象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塑成人物形象并配以包括十二生肖在内的28种动物形成了二十八个神祇形象,顶礼膜拜。太符观西南的紫微阁虽已不存,但阁中原有的二十八宿塑像和刘秀塑像在文管所职工的精心保护下,躲过文革浩劫,得以保存,部分藏于山西博物院。二十八宿彩塑高约1.5米,被塑成二十八位不同的人物形象,但程式化倾向严重,大约为明代作品。
汾阳市太符观地址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上庙村
寺庙信息网 » 山西吕梁市汾阳市太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