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市汾阳市海虹塔寺
汾阳市海虹塔寺位于山西吕梁市汾阳市海洪路,海虹塔始建于公元1132年,是宋代临济宗第六代法嗣汾阳善昭禅师的舍利塔。明朝末年,朝廷大兴佛法,善昭禅师弘法场所天宁寺(原名太子院)的僧众募捐重修海虹塔,在随后的岁月里海虹塔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到了文革期间,因农业局开粉房、养猪牛,使寺院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仅海虹塔凄凄独存。
改革开放后,国家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但汾州父老受文革思想影响严重,依旧破坏海虹塔。1998年,刚刚出家不久的义弘法师来到汾阳,见塔破落,倍感痛心,决定重新修建,但后因种种原因与阻碍不得不离开汾阳,修塔之事也就因此被搁置。2003年初春,佛法与修为更加精进的义弘法师再次来到汾阳,进住海虹塔院,再次决定重新修复海虹塔,虽然期间受尽折磨,殴打谩骂,艰辛坎坷,磨砺重重,但依然不能动摇法师的决心,他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得到了多方信众的护持,海虹塔终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万众面前。现今的海虹塔是汾阳境内现存的几座明清高塔中最低的一座,塔高约30米。它的外观为八角七级实心楼阁式;塔基八边形与地面齐平;塔座为八角双层束腰须弥座,下层须弥座上下枋及束腰部分素面,上下枭刻覆仰莲瓣;而二层须弥座正好相反,塔身只有腰檐而无平座;腰檐呈弧形,砌装仿木构飞子三层,及勾头滴水瓦作一层,檐上反收三层;七层腰檐下全部作形制相同的仿木构垂花虚柱、阑额、平板枋及三踩枓栱,雕刻细致;转角出的大角梁和子角梁是真木构,子角梁头琉璃套兽,并各悬风铎一枚。
海虹塔的塔龛颇具特色:第一层素面;第二、四层四个正面开龛,佛龛深浅不一,而且第二层龛门是火焰壼门,第四层是普通券门,但是每个龛门上嵌砖匾,两侧砖雕楹联;第六层塔身内中空,四个正面辟门;第三、五层四个侧面开浅龛,龛门上无装饰。塔顶为青砖叠涩的八角垂脊盔型平台,平台上置同样八角垂脊的琉璃刹座;刹身矮小,为圆形琉璃柱,雕刻神兽举托圆盘;圆盘上设两层琉璃仰莲瓣,其上即以传说中的一枚“风磨铜镜”铜宝珠结顶。自海虹塔修建之日起,义弘法师便发四弘誓愿,决定让海虹塔寺重现夕日的辉煌,使其成为两序大众向往的佛教圣地。2008年,天王殿钟鼓楼二楼破土动工,预示着海虹塔寺的恢复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9年,天王殿开光的同时大雄宝殿举行了奠基庆典,并且获得了由宗教事务局颁发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2011年大雄宝殿竣工,海虹塔寺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修复。
汾阳海虹塔寺地址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海洪路
寺庙信息网 » 山西吕梁市汾阳市海虹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