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城大悲寺

作者 : 寺庙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0-08-20 3871 人阅读

历史上的海城大悲寺,座落于海城市毛祁镇唐王山南坡。据《辽史卷》三十八《地理志》记载:“大东丹国新建南京(指今辽阳)碑铭在宫门之南西有大悲寺等”(资料出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十四册之《辽朝寺院分布研究》),其他创建人及其沿革等方面的资料缺乏史料记载。至清朝光绪年间,有人发心修缮。时至今日,时代更迭,战乱毁损,又历经建国后的土改、文革、矿山开采,寺院的殿堂与地势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在当地信众的要求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悲寺迁址于毛祁镇曹家堡村,也就是现今海城大悲寺的所在地。

辽宁海城大悲寺-寺庙信息网

大悲寺复建之初,为保留原有的风貌,大悲殿砌筑所用的都是原址搬来的砖瓦。在大悲殿前,还有一块据说是受过皇封的七眼透龙碑。碑文清晰可见,碑头三龙戏珠活灵活现,其下中央刻有“作善降祥”的字眼。另一块碑即为功德碑。二零零零年二月初八,应海城市民委、毛祁镇政府,及当地居士的恭请,妙祥僧团正式进驻海城大悲寺。

如今,站在东山坡向西一望,一泓碧波倒映着青山蓝天,如诗如画。在远离尘世的青山绿水中,一身黑瓦重素,没有雕梁画栋、金身饰粉的大悲寺,给人一种远古的幽思。琅琅的诵经声、悠远的钟声、隆隆的鼓声,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延续,更是对时代前进和盛世的歌咏。

由妙祥高僧主持的僧团经过艰难的考验后,坚持戒律,为了正法的住世,可以说尽心尽力。

修复后的大悲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千佛殿和东西平安。年接待香客达3万人左右。大悲寺周围人杰地灵,这块圣杰的沃土曾养育了吕正操、吕东等一代豪杰。受过皇封的大悲寺七眼透龙碑立在院中,曾有两位明君亲临,增添了寺院的对外影响力,成为本地最有影响的寺院。

大悲寺僧团遵循佛陀遗嘱,以戒为师。修行方式、日常规则都遵照佛制的戒律制定,大悲寺常住有如下八项要求:

一、持不捉金钱戒。(佛制僧人不得储备使用金钱。全体僧众不蓄金钱,不接受金钱供养,寺院不设功德箱,禁止放钱,彻底杜绝僧人摸钱隐患,安心办道。)

二、日中一食。(僧众每天只吃一顿饭,午后不再饮食,包括茶水、饮料、水果等,药品除外。在道场内发心出家或护持的居士,也同样遵守。不别众食,任何人过斋都食用同样的食品。)

三、行脚、乞食。(行脚就是行头陀的意思,远离乡里,脚行天下,淡泊人生,脱情捐累。比丘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命。每年秋季僧团都要例行的二时头陀,是依照《梵网菩萨戒》中的规定,外出游化经行,随缘教化度众。)

四、不接客僧礼。(常住僧众不接受外来挂单僧人的礼物,若有供养须上交常住。客堂执事对客僧的礼拜要给予回礼,平等对待。)

五、一切供养归常住。(僧人所得的一切供养,全部上交常住,由常住根据需要统一分配。)

六、三衣钵不离身(十八种物齐备)。(僧人三衣钵不能离身,三衣必须为坏色。十八种物为《梵网菩萨戒》中所规定,僧人行头陀时所必须携带的物品。)

七、不化缘,不求人。(有求皆苦,无所求,苦才逐渐息灭。恪遵修行原则,不向外化缘,不求人,心不攀缘,方能人心死,道心生。)

八、依教奉行。(依佛所教,放下自我知见,去除分别执着,和合共修。)

以上既是佛陀古制,也是列祖芳规,是在大悲寺修行共住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僧人终身遵守的修行准则。不论是在寺院内,还是寺院外,在各种环境中都要终身奉行。

提示:本站所刊载文章内容、图片及网站素材均来自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应用程序、影音资源、电子书籍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如需添加寺庙或纠错请邮件3463693778@qq.com
寺庙信息网 » 辽宁海城大悲寺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