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福徵寺(包头召)
福徵寺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召拐子街,福徵寺又名包头召,蒙语原名“布特苏木”。它是旧包头城内唯一的一座蒙古族召庙;也是“巴氏家族”的家庙。“巴氏家族”信奉喇嘛教(黄教),当时为便于集体祭祀和进行宗教活动,由“巴氏家族”的各户集资所建。福徵寺 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徵寺,坐北向南,寺庙原有院落多处,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佛殿、禅房等。主佛殿为汉藏式建筑,平面呈凸字形,砖木结构,汉式殿顶,藏式围墙。墙壁用石灰水刷成白色。佛殿正面装饰精美,外设护栏,正面和东西墙壁均有藏式小窗。殿堂为两层,以圆木柱支撑。底层为经堂,内无间墙,楼上分前后两座佛堂,分别供奉释迦牟尼、宗喀巴及护法韦陀、关帝、罗汉等塑像。在主体建筑周围的数处院落中,原设有禅房、客堂,及厨房货仓、车棚马圈等。
包头福徵寺历史
福徵寺的历史是包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徵寺经历了清王朝的繁荣和衰亡,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经历了草原上风起云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福徵寺的革命斗争是包头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头的革命斗争同样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革命的火种燃遍中华大地。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土默川蒙汉青年为代表的草原儿女在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祖国。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放弃了经商致富,谢绝了做官腾达,割舍了家园亲情,别离了父老乡亲,走出了草原,走出了土默川,积极投身到中国共产党的怀抱,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后来,一个个成为领导内蒙古革命运动的先驱和中坚力量。福徵寺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见证了一件件感人的故事……
自民国以来,绥远(今内蒙古中西部)境内实行旗县分治,凡属蒙古族事务,全部由旗管理。当时的包头隶属于土默特旗,1923年平绥铁路延伸到包头后,加之长城内大批移民的迁入以及商贾云集,包头己成为繁荣的水旱码头和皮毛集散地,而当时作为包头象征的福徵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房屋多,土默特旗便把学校、生计会及旗政的基层机构设在这里。正因为如此,当时包头的军政官员对寺内的活动干涉较少。李裕智、乌兰夫等革命前辈认为福徵寺是开展地下工作的理想场所,于是,一大批革命者来到这里,在福徵寺和巴氏族人的掩护下,秘密开展革命工作。
1925年春,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包头建立党的组织,包头第一个党组织一一包头工委在福微夺诞生,年轻的蒙古族共产党员李裕智出任工委书记。从此,巴氏家庙福徵寺便与草原儿女的革命活动融为一体。
1929年,乌兰夫等一大批热血青年从苏联回国,中共西蒙特委成立,福徵寺又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赴苏联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中转站,一批又一批蒙汉进步青年通过福徵寺赴苏联学习。
1931年,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王若飞来包头指导工作,乌兰夫、李森等人常与王若飞在福微夺接头。后来,王若飞在泰安客栈不幸被捕,乌兰夫、李森在福徵寺掩护下,才躲过特务的追捕。
1939年3月,中共绥远省委成立,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里,八路军转战萨拉齐、固阳、武川等地,先后与敌人进行了40多次殊死战斗,福徵寺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传递情报,开展活动,输送党的干部,功不可没。
如今,福徵寺己被中共包头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刻,在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市老作家柳陆先生出版了《风雨福徵寺》一书,对福徵寺的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寺庙的风风雨雨,还有草原上一个家族的起起落落;不仅是一个古老家族的历程,还有草原上燃起的革命之火。应该说,这是福徵寺的光荣,也是包头人民的光荣。
寺庙信息网 » 内蒙古包头福徵寺(包头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