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圣地

佛教四大名山 佛教四大名山

寺庙排行

香火最旺寺庙 人气最旺寺庙

道观

中国道观 道教建筑

清真寺

中国清真寺 伊斯兰教建筑

名山圣地

南京栖霞山-佛教十大小名山

一、栖霞山简介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

贵州梵净山-佛教十大小名山-弥勒菩萨道场

一、贵州梵净山地理位置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武陵山脉的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海拔2572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

峨眉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普贤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峨眉山历史记载 《峨眉山志》等资料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故事: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

陕西终南山-佛教十大小名山

一、终南山简介 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

龙虎山-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

江西庐山-佛教十大小名山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1982年国务院批准庐山...

青城山-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青城山,世界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道圣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为: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

辽宁千山-佛教十大小名山

一、千山简介 千山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山上即有寺庙建筑,辽金时有所增建,繁荣时期曾有7寺、9宫、12观和10庵等建筑。千山范围很大,它是长白山的一条支脉,全山共有999座山峰,近千数,千山之名的由来就在于此。千山现划分4个游览区,12个景...

搜索寺庙信息网资讯

寺庙、寺院、庙堂、道观、道场、宫、庵等、佛教百科、佛教故事、佛教禅语

最新文章

山西晋中市祁县紫金寺

祁县紫金寺原名白龙庙,位于山西晋中市祁县来远镇南风沟村,根据现在保存完的17块碑文记载,白龙庙最早维修于明朝神宗万历十年(1539年),中间维修不下十几次,2005年广智上人和祁县三宝弟子发愿重修白龙庙,并把白龙庙改名为紫金寺。 2010年...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城隍庙街51号,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城隍庙因火灾烧毁,进行重修,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知县王绶带头捐俸,对平遥城隍庙做过局部维修,清咸丰九年(1859年),平遥城隍庙遭火焚...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文庙

平遥文庙又名文庙学宫,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城隍庙街67号,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中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是我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至今保持原貌。平遥文庙拥有六项全国之最:最早文庙、最完整建筑群、最大孔子及先贤塑像群、最大...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金庄文庙

平遥金庄文庙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金庄村,始建于元延祐二年(1315),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嘉庆(1796-1820年)和民国年间曾有增筑修葺,现存三进院,前院有山门、明伦堂,中院有状元门、状元桥、泮池、神库、神厨、东...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白云寺

平遥白云寺古称西域寺,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卜宜乡梁家滩村,始建于唐代,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重修梁家滩白云寺,而后又先后经过九次修葺增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十月梁家滩白云寺补盖三间南殿。清嘉庆元年(1796年)七月十五日增建“春...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双林寺

平遥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双林正街28号,始建年代不详,据庙碑记载,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宋代改称“双林寺”。双林寺建筑历遭一千数百年的风雨兵灾之患,庙貌渐即倾圮,虽然历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永寿寺(三界寺)

平遥永寿寺又称三界寺,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东泉镇张家庄三峰山,据寺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修缮碑记”载:寺院始建于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明成化、弘治及清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历代均有增补修葺。 永寿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11...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广胜寺

平遥广胜寺原名真武庙,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梁村正阳街,始建年代不详,根据清道光十三年(1833)碑刻可知,清雍正、道光年间均有修缮。自清道光十三年后,寺庙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和起落更迭,到本世纪90年代,这座古庙已经是圣像无存、殿宇...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源相寺

平遥源相寺又叫南神庙,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古陶镇甘坑村,始建年代不详,据庙碑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已有之,明嘉靖、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屡有修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增修石佛殿,清道光九年(1829年)在...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慈相寺

平遥慈相寺原名圣俱寺,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洪善镇冀郭村,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寺僧道靖建造麓台宝塔,又名麓镜台,收藏无名祖师骨灰,宋皇祐三年(1051年),圣俱寺改名为慈相寺。到了宋末由于战...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清凉寺

平遥清凉寺位于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卜宜乡永城村,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嘉靖十六年(1537年)、隆庆五年(1571年)修缮平遥清凉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妆佛像,20世纪90年代初彻底整修七佛殿,清...

山西晋中市介休市云峰寺

介休云峰寺原称抱腹寺,位于山西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绵山抱腹岩,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清朝年间屡有修葺。云峰寺寺内建筑因地势走向分上下两层,朝向不一,高低参错,高处全修以悬空的栈道,连通各个殿宇。...

山西晋中市介休市城隍庙

介休城隍庙位于山西晋中市介休市北关街道东大街275号,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明弘治八年(1498)修复,后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56)至隆庆四年(1570)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清雍正二年(1742)、嘉庆十九年(181...

山西晋中市介休市虹霁寺(滚钟寺)

介休虹霁寺又名泓济寺、滚钟寺,位于山西晋中市介休市义棠镇师屯南村银锭山,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为超度雀鼠谷古战场亡灵敕建。该寺因传说空王佛弟子用钟汲水时发生”钟滚草生”现象而得名,现存八角九级...

山西晋中市介休市回銮寺

介休回銮寺初名灵溪寺、兴国寺,位于山西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始建于唐代,后来唐僖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回銮寺毁于战乱,宋建隆三年(962年)回銮寺重建,改称兴国寺,北宋末年又被损毁。 金天会、大定年间(1161—1189年)回銮寺再次...

山西晋中市介休市后土庙

介休后土庙位于山西晋中市介休市北关街道办事处北大街社区庙底街99号,始建年代不详,现存规模为明正德年间扩建,20世纪70年代后屡有修葺,2011年至今,由市政府投资五千余万元对其进行整体保护维修。后土庙是一处道教全真派庙堂建筑,历史上有“道...
加载更多

宝宝取名 今年运程 在线算命 八字测算

马上测算 祈福点灯